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汇佳私立国际学校
  •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资讯 > 外教乱象背后:家长盲目追捧“外国脸”,监管环节出现真空

    外教乱象背后:家长盲目追捧“外国脸”,监管环节出现真空

    来源:硕云科技教学 阅读:3

    外教乱象背后:家长盲目追捧“外国脸”,监管环节出现真空

    曾几何时,“外教”在大众眼里几乎堪称“优质、高端教育”代名词。

    但频频爆出的违法犯罪行为,不禁让人疑问:

    外教,怎么了?

    文| 李雪贺钰涵(实习生)

    1

    通缉犯摇身一变成外教!

    让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

    被通缉的美国重案要犯丹尼尔.希尔斯

    2018年,《人民日报》报道,曾经在上海和旧金山两地生活过的王女士向警方指控,她大学时代一位最受欢迎的外教是被美国联邦警署通缉的要犯!

    这个名叫丹尼尔·希尔斯(DanielHiers)的白人男子是联邦警署正在通缉的15名重案要犯之一,身负多起性侵幼女案,还是造成其妻子死亡的第一嫌疑人。

    2005年3月,在他本该接受第二次庭审的那天,突然人间蒸发。同日,他24岁的妻子米拉在家中被发现身亡多时——她在睡梦中被一颗子弹贯穿了头部,鲜血染红了床单。

    小区监控录像显示,希尔斯于当日驾车从家中离开,之后一直未归。勘查现场痕迹后,警方将希尔斯认定为谋杀其妻子的第一嫌疑人,同时向联邦警局申请,发出国际通缉令。

    后来,他来到了中国,成为一名外籍教师且故伎重演。

    王女士的指控在微博上迅速传播开,上海警方依法逮捕了希尔斯。此时,距美国警方通缉已经过去了整整13年。

    美国在逃嫌疑犯尼尔·罗宾森

    北京世青国际学校的学生大惊:这不是当年在校极受欢迎的一位外教吗?

    该校随后发布声明称罗宾森在2008年8月至2012年5月于该校任教,后因个人原因离职。

    美国性侵罪犯韦斯利·劳

    这个名为韦斯利·劳(WesleyHoyleLowe)的美国人于2007年至2009年间在南京一培训机构任职,2009年后进入南京一所高校担任外教。

    加拿大不良教师罗伯特•约翰•罗伯逊

    2017年,北京私立汇佳国际学校学生爆料,该校前任教师,现年67岁的罗伯特•约翰•罗伯逊(RobertJohnRobertson),原来是一名惯犯——在加拿大教书期间,就因与3名未成年女学生发生性行为而被加拿大卑诗省(B.C.)列治文公立教育系统吊销教师资格证。

    与上述两位一样,在自己国家臭名昭著之后,罗伯逊跑到中国,换了一副身份。

    领英网简历显示,从2011年起,罗伯逊就在汇佳私立国际学校工作。在校期间,他除了教7、8、9三个年级的英语、体育等课程,还同时担任女生足球、排球、垒球项目的教练。

    这些劣迹斑斑、甚至可能是通缉要犯的外国人就潜藏在孩子们的周边,怎能不让人心惊!

    2

    外国的月亮就是比中国圆?

    一边是通缉要犯跑到中国摇身一变成为外教,一边却是中国家长对于外教不加鉴别的迷信盲从。

    目前,中国不少家长似乎都有点“外国的月亮就是比中国圆”的架势,一味追求“外教教学”,对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外教的水平却并不在意。

    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很多家长甚至把“有没有外国老师”当成给孩子报班的主要标准。为此,不惜一掷千金。举个例子,少儿英孚教育课程主要针对3岁至12岁儿童,1年96课时,价格在2.5万元左右。

    然而,如此痛下血本就能换来好效果吗?

    教育界人士在调研时就碰到过让人哭笑不得的例子。

    有一位妈妈,就想找个外国留学生给孩子做家教,把“招聘外国家教”的小广告都贴到了培训机构的墙上,招聘条件非常简单:只要求是英美国家的留学生即可。这位妈妈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目的就是“找个外国人陪孩子做做游戏,说说话”。

    然而,这种方式无法使孩子系统、规范地学习好一门语言。

    据《人民日报》报道,在杭州外教市场上,超过2/3的都是这种名不副实的外教。

    杭州女孩依依就是“冒牌外教”的受害者之一。

    小学二年级时,吴妈妈给女儿报了最贵的英语补习班,全外教教学。到五年级,吴妈妈发现上了“外教课”的女儿口语水平无甚提高,并不比同龄孩子流利。

    起了疑心的她跟着女儿旁听了几节课后,发现每次去教课的外教都不一样。不仅如此,依依课后还经常问她“舌钉”“锁骨钉”是什么。“学校经常换老师,最新来的这个女老师舌头上钉了一个钉子,我们都很好奇。”

    多方打听后,吴妈妈才发现:机构里外教流动性很大,很多新来的“外教”是留学生,没有教学经验,也没有任何相关资格证,课堂内容千奇百怪。依依付出3年的时间,却没有接收到与英语词汇、语法相关的系统知识,记住的也大多是类似“锁骨钉”这样让大多数中国人无法接受的单词。

    家长下的血本没能为女儿换回一口标准的口语;女儿却因为口语不标准,与理想的初中失之交臂。

    3

    培训1小时就上岗!

    家长们识别能力有限,那么我们的培训机构也无法尽到把关的责任吗?

    当前,迅速扩张的中国英语培训行业已成为一座淘金的“富矿”!

    有媒体记者调查发现:

    *目前我国0至14岁人口数量约为2亿,国内儿童课外培训市场规模超过300 亿元,且以每年15% 的速度增长;

    *每年参加各类培训的儿童超过1亿人次,主要以英语培训和少儿艺术教育培训为主。

    市场需求大、扩张快、利润高,这是一目了然的好生意。然而,在短时间内,合法合格的外籍教师数量无法满足市场需要,就给了一些机构及个人以可乘之机。为了盈利,他们给各色外籍人士大开方便之门。

    一些培训机构在招聘外教时从不参考相应的法律法规,一些机构甚至不知道只有向国家外专局取得合格资质后才可以聘用外教,更不要说定时向所在地劳保部门汇报外教的人员变动情况了。

    2019年初,重庆公安机关在侦办一起非法就业案件中发现,一家名为“柏克莱”的教育咨询公司涉嫌非法组织外籍人员偷越国(边)境、骗取工作许可,在重庆、成都等地的幼儿园和中小学上课牟利。

    据柏克莱公司法人江瑜交代,她招聘外教并不要求国家规定的各类外籍人士教学资格证,只要有一张“外国脸”,面试走个过场就算通过。

    26岁的南非籍“外教”主动承认,其只有初中文化,自己都没想到江瑜毫不在乎,面试顺利通过。

    同样来自南非的另一位“外教”说,她在柏克莱公司只接受了1个小时的培训就被派到一家幼儿园上课,在此之前她“从没当过老师”。

    能把学生家长口袋里的钱忽悠到自己兜里就行,至于是否有合法工作签证和教师资质,机构和所谓“外教”根本不会考虑。

    加之,与来华工作签证这一大堆复杂严格的要求相比,旅游签证容易很多,申请者只要填写签证申请表、提供拥有足够来华旅费的证明,必要时提供离开中国后前往其他国家(地区)的机、车、船票,就可以办理。

    于是,就有一群抱着“淘金梦”的“老外”利用一本过期的“外国专家证”当作资质文凭招摇撞骗,利用探亲假滞留中国,利用半年旅游签留在中国教书……

    教育机构照单全收,给国家监管出了个大难题。

    4

    监管环节出现真空

    实际上,我国对外国来华工作人员和外籍教师早有相关规定。

    首先,在华合法工作签(Z签)所需材料繁琐,对申请者自身要求非常高。

    *办理Z签之前,作为聘用方的用人单位需帮助外籍聘用者到省劳动部门、省外专局办理“外国人就业许可证书”或“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证”。

    *拿到“许可”之后,公司要到被授权的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市外办)或被授权的行业主管单位申办《邀请函》。之后持邀请函报批表及相关材料到省外办办理。

    *这时,外籍申请者才可以持《邀请函》、工作合同和“外国人就业许可证书”或“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证”到中国驻外使领馆办理“Z”(工作)签证。

    在此基础上,要想成功合法在华教书,外籍工作人员还需要拿到《外国专家证》。

    而要拿到这本证书,最低要求是大学本科学历外加至少两年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

    具备以上表格和证书之后,这位外籍工作人员才算是一名合法在华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员。

    由此可见,我国对来华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要求其实非常严格。

    不过,在现实中,负责外籍人员入境的和负责外籍人员在华从事教育工作的是两个部门——外国人才由国家外国专家局负责引进,在后续监管中,则由各级政府部门下面的劳动保障部门统一管理。

    注:根据《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及其授权的地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管理”。

    此外,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要求外籍人士所在的公司要及时向政府部门汇报旗下外籍员工的人事变动情况。

    但是,外国专家局、各省市劳保部门、外事办等机构从来没有强制要求每家教育机构必须按时汇报。

    而劳动保障部门由于事情繁琐复杂,也很难摊派人力对所有教育机构进行长期随访,核实人员资质。

    这就导致监管环节中出现了真空——

    如果聘请外教的机构不主动履行职责,只要非法雇佣的外籍人士不触犯法律,就呈现出“民不告,官不究”的局面。

    5

    可否将审批和管理收归一体?

    教育是国家大事,面对当下外国外教市场的种种乱象,有必要施以重典。

    对监管部门来说,首先是要建立一套有法可依、切实可行的管理体制。

    资深教育专家熊丙奇建议,可以将审批和管理两项收归一体,方便对外教市场自上而下的管理。

    其一,建立目录管理制度。

    因为所有培训机构必须在省市外专局有获得国家外国专家局颁发的聘请外教资质证书,如《聘请外国专家单位资格认可证书》之后,才可以聘请外籍教师。省市外专局可以将所有有资质的培训机构或学校列成清单放在网上,供家长和教育界人士查询。

    其二,严格落实管理。

    强制机构或学校必须按照一年一次的频率汇报旗下外籍人员的人事变动,违者会被处以罚款、取消资质等严重处罚。

    其三,完善外籍教育人士备案制度。

    强制机构或学校在聘用外籍人士之后,要将该外籍人士的简历、资质证书、与学校签订的合同等资料在省市外事局备案,违者将会接受停办、取消资质证书等处罚。

    其四,规定完善的随访制度。

    监管机构招聘外籍人士不是终点,更重要的是在外籍人士工作的过程中,外事局要起到长期监管的作用,派专员定期随访有外籍人士从事教育工作的机构,确保外籍人士在有资质的条件下,按合同规定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

    6

    家长们别再盲目追捧“外国脸”

    对于广大家长来说,也有必要擦亮双眼。

    首先,选择声誉良好、规模较大的培训机构很重要。

    家长在给孩子报班之前,必须详细的考察培训机构的资质和资金情况。一家长期运营的大型连锁培训机构一般会对旗下教学人员资质审查严格。

    其次,要积极参与孩子的英语教育过程,不要盲目把孩子的教育推给机构,不要盲目迷信外教。

    真正的教育是一个互相成长的过程。家长要在过程中详细了解孩子和老师的互动情况,以及孩子对课堂内容的吸收,来确保这位老师的教学模式适合自家孩子。

    要根据孩子自己的能力和家长对孩子日后发展的希望来选择外教教学。如果孩子自身能力强,家长希望孩子去欧美留学,需要一口流利的口语,那么尝试一下外教教学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家长只是希望孩子在英语听说方面有所造诣,那么选择正常的中教课程效果也并不差。

    第三,对于老师能力的考察不能掉以轻心。

    会说英语和懂得英语系统教学是两码事,在把孩子送去上学之前,有能力的家长可以自己测试一下老师的口语及教学水平,没有能力的家长也请尽量找身边做英语教师的朋友来核实一下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发音。

    监管部门已经尝试在提供含有所有外籍教育工作者资历证书的网站。尚有余力的家长建议根据网站上公布的证书编号,到这些证书的官网上查询证书是否属实。

    这里要注意,合格资质的外教除了大学本科学历之外,还应该有三本证书:

    *《外国专家证》

    *TEFL(TeachingEnglishasaForeignLanguage,作为外语的英语教学)

    *TKT(TeacherKnowledgeTest,教师水平测试)

    总而言之,外教市场的监管需要政府部门和家长方的共同努力:政府部门保证市场上的外教都有合法教学资质,家长也要定期跟踪孩子的学习情况,不能盲目追捧“外国脸”。双方相辅相成,才能构建良性透明的外教市场。

    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

    总监制:苏会志

    监制:夏宇

    责编:戴丽丽李逸博

    编务:李浩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