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看看目标院校有没有歧视现象!
近年来,多所高校被曝光存在对“双非”学校毕业生的歧视现象。虽然我们不应对此过于阴谋论,但确实有部分高校在报名、复试和调剂等环节中人为设限,影响了一些考生的公平竞争机会。
例如,重庆某大学部分专业在报名之初对专升本和自考本的考生设定了苛刻的条件,如要求六级500分以上,并且需要有CSCD期刊一作论文一篇。虽然医学类专业由于其高度专业性,设立较高门槛以筛选优秀人才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做法对部分考生确实不够公平。
在复试环节,有些学校的操作更为“离谱”。例如,宁夏大学在中国文学科目研究生招生中,原计划招生人数为29人,但最终录取的学生中竟没有一名是第一志愿考生。
这种情况并不罕见,有些学校通过设置复试差额比例来扩大自己的自主裁人权,复试差额比可能达到1/2以上,甚至最高达到1/10。这种操作使得初试成绩优秀的考生在复试环节中被人为淘汰。
调剂环节中,很多考生希望自己努力了大半年,至少能有书读。然而,有些学校在调剂时优先录取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的优秀毕业生及科研潜力突出的毕业生。这意味着在调剂环节,考生不仅要面对来自985/211高校的竞争,还要克服额外的歧视壁垒。
为了帮助考生避开这些“坑”,以下是一些“不歧视、保护一志愿、不压分”的宝藏院校:
保护一志愿
1. 北京师范大学:保护一志愿,只接收校内调剂,复试结束后两天内通知结果。
2. 郑州大学:接受校外调剂,但调剂名额不占一志愿录取名额。
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护一志愿,不要校外调剂;复试比例友好(1:1.2),不歧视考生。
4. 南京工业大学:接受校外调剂,但调剂名额不占一志愿录取名额。
5. 东北师范大学:初试不压分,没有学历歧视,注重初试成绩。
6. 广州医科大学:为一志愿考生安排三轮校内复试,增加录取机会。
7. 上海财经大学:不接受校外调剂,保护一志愿考生,初试比重大。
8. 中南大学:生源充足,不接收外校考生调剂。
9. 暨南大学:不接受校外调剂,保护一志愿,复试公平公正。
10. 中央民族大学:一志愿生与调剂生分开排名,优先录取一志愿过线且复试合格考生。
11. 江西财经大学:保护一志愿,不接受校外调剂;专业课、复试不压分,不歧视本科院校。
不存在压分情况
1. 中央民族大学:专业课不压分,复试流程清楚正规,不歧视双非。
2. 大连外国语大学:录取人数多,不歧视,不压分。
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初试专业课不压分,复试给分公正。
4. 东南大学:复试顺序打乱进行,不歧视双非,注重学识水平。
5. 河南大学:初试不压分,复试不让说本科学校和姓名。
6. 中南大学:竞争相对较小,双一流a类院校不歧视双非。
信息公正公开
1.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信息透明,不歧视双非本科,复试时间早。
2. 重庆大学:所有信息网上公开,不接受线下信息透露,保护一志愿。
3. 北京大学:官网上公示考生成绩表。
4. 南开大学:复试公平公正,不看本科出身。
5. 浙江大学:招生信息透明度高,复试公平公正。
对考生一视同仁
1. 中国科学院大学:欢迎外校推免生,对双非更友好。
2. 北京工商大学:不歧视三跨,复试公平。
3. 哈尔滨工业大学:初试出线早,复试公平公开。
4. 吉林大学:不歧视双非,尽可能争取扩招名额。
5. 东南大学:保护一志愿,复试公平。
6. 大连理工大学:复试公平,保护一志愿。
7. 上海外国语大学:匿名复试,公平,保护一志愿。
8. 西南政法大学:不歧视院校出身,复试公平对待。
以上信息来源于网络,具体政策可能会有所变动,请考生务必前往各院校官网查询最新的招生简章和相关通知,以确保获取准确的信息。
当然,这些歧视现象虽然存在,但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严重。大多数学校还是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招生。
考生们在选择报考学校时应谨慎选择,尽量避免被个别学校的歧视政策影响自己的考研步伐。
面对考研中的歧视现象,考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
1. 了解目标院校信息:提前了解各院校的录取政策、复试规则等,特别关注往年的录取情况和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选择那些透明度高、公平公正、不存在歧视的院校,这有助于避免在报名和复试环节中的不公平待遇。
2. 提升自身实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初试成绩和综合能力,这样可以在复试环节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高分是进入复试的重要保障,同时也增加了调剂成功的可能性。
3. 多方准备调剂:在初试结束后,及时关注调剂信息,准备多个备选方案。很多院校会在复试结束后发布调剂信息,考生要积极准备,确保自己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4. 积极沟通:在报名、复试和调剂过程中,与招生办老师保持积极沟通,了解最新政策和具体要求。如果发现不公正现象,可以通过正规渠道反映问题,如向教育部门投诉。
5. 保持心态平和:面对不公平的情况,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气馁。坚持自己的目标,继续努力学习,提高成绩和综合素质,相信自己最终会有成功的机会。
6. 利用考研论坛和群组:通过考研论坛、群组等平台获取信息,与其他考生交流经验,这样可以更好地应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同时也能获得更多有用的资源和支持。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考研中的歧视现象,增加成功的几率。祝愿大家考研顺利,实现自己的目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