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上海师范大学官网另外,因为违规被取消录取资格的情况也不在少数。此前,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都因为考生在复试过程中“泄题”,最终撤销几十位考生的拟录取。而在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在拟录取之后快2个月的当年5月底,对30多名考生取消录取资格,这些学生甚至都办理了调档等手续了,同样也是因为有人举报复试泄题。
有些高校招生竟看“出身”,被指“歧视双非”
随着“考研热”的持续升温,每当考研录取结束后,都会有不少学子公开吐槽考研院校“歧视双非”、故意压分。虽然不少人初试分数高,但依然 “无学可上”,这些学校也因此被列为了“考研黑名单”。
在采访中,不少学子提到,某些知名大学歧视一志愿考生本科出身,为了接收985、211优秀调剂生源,故意压缩一志愿考生名额。还有某大学在官网上公布取消“一志愿优先”的录取原则,不再保护一志愿考生。
据报道,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教授潘复生提交了关于切实破除研究生招生就业过程中唯学校“出身论”的建议。潘复生院士指出,近年来,在研究生招生和就业过程中又出现了唯学校“出身论”的现象,强调必须是985、211、双一流或者大学排名多少位,甚至只认“第一学历”出身。这种现象危害很大,亟待破除。
与“歧视双非”相对应,许多非“双一流”高校却乐于公布“逆向考研”数据。比如,2021年底,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公布的2022年考研生源信息显示,不少来自郑州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的本科生考入该校;广州大学公布录取的2022年研究生新生中,也出现了一批985、211高校毕业生,包括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著名高校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