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布重磅名单,全国仅32所大学上榜!19所985落选
根据教育部官宣消息,9月26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第三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工作的通知》。
27日,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工作推进会在北京召开。
会上授牌第三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等8所高校获批第三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单位。
我们注意到,截止到9月份,国家共发布了三批次的卓越工程师学院名单,共计32所高校入选。
32所卓工学院名单中,其中20所是985大学,11所是211大学,1所是非211的双一流。
这一结果表明在新工科人才培养方面,这32所上榜高校得到了国家的高度认可,它们自身的实力达到了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标准,相比第三方机构的排行榜更具含金量。
很多人可能对国家卓越工程师以及与之相关的概念不清楚,别急,今天我们就对此作一下介绍。
01
什么是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工作?
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是由教育部牵头,专门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创新精神的高端工程人才而设立的。
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也叫新工科计划,它旨在培养卓越工程师,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聚焦解决卡脖子关键问题以支持制造业转型等。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强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获批高校依据自身学科优势施行全新教育模式,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贡献方案,为服务国家战略重大需求贡献力量。
入选的高校不仅要有强劲的科研实力,还要能够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在产学研融合上有突出的表现。
它要求学校能够提供顶级的教学资源、与企业紧密合作,培养出能够应对实际问题的优秀工程师。
只有那些在理工科方面有强大实力的高校才能被选中。
入选卓工学院意味着这些学校将得到国家的重点支持,将在新工科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02
国家为什么要特别提出培养卓越工程师?
高层将卓越工程师定义为:
引领科技革命浪潮、促进产业变革迭代升级、保障国家安全的关键要素和核心力量,高端人才自主培养的“国之大者”,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切入点、关键点、试金石。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强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重大科研项目中强化人才培养任务,聚焦卡脖子关键问题,这一举措将有力支持我国的制造业转型,提高产业科技含金量。
我们都知道,这些年工科大学的建设是国家着重抓的重点,而培养卓越工程师也是工科大学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这背后有以下几个原因:
1、产业转型升级
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在关键核心领域(如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等)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导致工程教育改革的迫在眉睫。
2、就业前景
工科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都很高,特别是在高技术行业,待遇和发展空间都很不错,这也是高考中工科大学录取分数水涨船高的原因。
我们注意到, 这次入选卓越工程师学院的32所高校,都有非常强的工科背景和科研实力。
而相比之下,那些以文理见长的985高校,基本都没有进入榜单,如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等。
什么原因呢?
尽管这些院校在文理、医科、人文社科方面有很强的优势,但工科相关领域实力稍显不足。
03
部分上榜卓越工程师的大学介绍
1.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简称哈工程,实力强劲,其前身是赫赫有名的“哈军工”。
哈工程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1996年入选211工程大学,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高校,船舶与海洋工程是全国排名第一的A 学科,并且是目前工程大学中唯一的双一流大学。
2.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上接学科前沿,下接产业需求”,在产教融合、学科交叉和关键领域突破方面表现突出。
华中科技大学聚焦集成电路、智能制造、关键软件、新材料、人工智能、智慧领域、网络空间安全、高端医疗装备、智能制造、航空航天技术等关键领域,打破学科化、院系制的传统组织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形成工程硕博士有组织联合培养的新范式。
学校在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未来技术学院、卓越工程师计划以及未来科技园建设试点四大项目中全部入选落地,成为全国唯一四项全部入选的高校。
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在电子信息等工科领域有着很强的实力,在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等方面表现突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电子信息领域具有显著的优势。该校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上具有较强的实力,这些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 1。此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核心优势学科是电子科学与技术,涉及半导体领域的高端学科,主要攻克芯片和通信等领域的问题,培养了大量优质人才。
4.南京理工大学
在兵器科学与技术等工科专业方面优势明显,在国防科技等相关的工科研究和人才输出方面有重要地位。
南理工以“兵器智能 ”为主线,突出学科交叉融合,加快推进兵器与装备、信息与控制、化工与材料三大优势学科群向一流学科跃升。
5.山东大学
是综合性高校,但理工类专业占据比例较高。入选第三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单位,这也表明其在工科人才培养等方面达到了相关标准。
根据山大官网介绍,山大聚焦破解国家“卡脖子”难题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行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合作,构建以国家战略为牵引的产学研深度融合育人机制,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6.中南大学
同样为综合性高校,理工类专业占比较高,被认可有能力承担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任务。
我们注意到,中南大学的有色金属、医学、轨道交通等学科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他们通过联合比亚迪、格林美等新能源头部企业以及中国五矿、中铝集团等大型央企,形成“新能源与储能工程 ”、“人工智能 ”等交叉学科发展群。此外,中南大学还致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大力培养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工程师。
学校通过成立卓越工程师学院,聚焦国家急需的关键领域,联合企业和科研单位,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试点任务。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实力,也为国家战略人才队伍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04
19所985落选情况分析
教育部公布的负责建设卓越工程师学院高校名单中,有19所985高校落选,其中包括北大、中科大、南大、复旦、武大等19所985高校。
为什么落选,可能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学科结构侧重不同
北大、中科大、南大、复旦、武汉大学等高校,虽然综合实力很强,但是它们在文科或者基础学科方面的优势可能无法完全满足评选要求。
北大在文科、理科基础学科方面非常卓越,但是此次更看重工科应用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能力。
中科大以理科基础研究为强项,在工科产业化等方面可能相对薄弱于某些入选高校。
武汉大学虽然当年合并过多所工科类高校,理论上理工类专业的实力较为强悍,但可能整体学科布局中,文科、理科等其他学科占比相对较大,或者其工科的发展方向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需求契合度不够高。
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在各自领域都有卓越的学术成就,但它们主要以人文社科和理科见长,工科实力相对较弱,校企合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也不足。
2.竞争优势在其他方面
中科大以科研实力著称,在基础科学研究等方面投入和成果较多,在工科人才培养的某些方面与新工科计划要求的产教融合、针对特定工程领域培养卓越工程师等方面相比,竞争优势不在此方向上。
相关文章:
- [自学考试]重磅|2025QS全球全日制MBA&商科硕士排名发布!
- [最新资讯]谁在狂飚“过山车”?2024年软科世界大学排名出炉
- [最新资讯]這14所211大學,又又沒進全國前100名!
- [学历教育]全国16所工科重点大学科技联盟2024年会在华理召开
- [最新资讯]【央广网】高招时间|华东理工大学:推行“双学士学位”和“工科试验班”等多元化招生类型
- [自学考试]【媒体报道集锦】“新时代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数暨百强榜(2023)”发布受关注
- [学历教育]华东理工大学发布中国城市社会发展百强榜(2023) 北上深广位列前四
- [技能培训]2023年校友会中国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研究型)
- [最新资讯]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发布
- [自学考试]2022年上海政法类大学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