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社区矫正就业率高吗
  •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历教育 > 滨州高校残疾毕业生就业率三年100%

    滨州高校残疾毕业生就业率三年100%

    来源:硕云科技教学 阅读:71

    滨州高校残疾毕业生就业率三年100%

      □ 本报记者 程芃芃   本报通讯员 杨芳芳 商建德  近年来,滨州每年有高校残疾人毕业生100余人,作为残疾人领域城镇新成长劳动力的绝对主体,滨州市加大岗位挖掘、创业扶持、能力提升、服务供给、权益维护力度,千方百计确保高校残疾人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已连续三年实现就业率100%。  2001年出生的小刘是滨州惠民人,大学就读于山东理工大学化学专业。因患有脑瘫,导致他整个左侧肢体残疾,抓握能力受限。在了解到小刘的情况后,今年毕业季期间,滨州市残联组织14名像小刘一样情况的残疾人大学生,走进滨州市相关企业,开展访企拓岗活动,搭建企业与人才双向选择的互动平台。其中,有10人初次就达成了就业意向,小刘便在其中,而且专业刚好对口。  拓宽残疾人大学生就业渠道,在社会层面树立就业、用工“新导向”是关键。去年6月,29岁的肢体四级残疾人小唐终于如愿办理了入职,成为滨州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的一员。同年,视力一级残疾人小泥顺利通过了博兴县中医院录取公示。  滨州市出台《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和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情况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文明单位创建和评先树优约束事项,不按规定履责“一票否决”,拧紧政策阀门。滨州市还统筹兼顾,全力以赴打好就业服务“组合拳”,多领域帮助高校残疾人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  滨州市每年对全市即将毕业的残疾人大学生情况逐一深入调查并进行实名登记,实行“一人一档”动态管理,摸清基本就业需求。提前介入,开展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等,聘请就业创业导师为残疾人毕业生提供就业形势、面试技巧、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辅导,全面提升残疾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一人一策”就业动态帮扶机制,“宜业则业、宜创则创”,开展一对一的就业创业帮扶。与此同时,积极组织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参加大规模的集中招聘活动。今年以来,滨州市残联联合市人社局开展“高校学子看家乡”系列大型招聘6场次,组织举办“十五届”残疾人就业创业、高校残疾人毕业生专场招聘会2场次,“逢月播·就位来”线上招聘会8场次。  针对离校后仍未就业残疾人毕业生,滨州市建立固定对接联络机制,毕业离校帮扶不断线,跟踪提供“1131”服务,即提供1次政策推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和招聘会推荐、1次职业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就业指导 岗位推荐 政策匹配”多层次帮扶,真正帮助实现“100%”就业。对于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就业的,滨州市还通过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开展兜底安置。  近年来,滨州市通过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拓宽就业渠道,实现全市就业年龄段持证残疾人就业3.46万人,就业率71.41%,高校残疾人毕业生连续三年实现就业率100%,有效维护了残疾人就业权益,残疾人就业创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