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四川十大最好的职业学校
  •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资讯 >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强化政治引领 为民办学校发展保驾护航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强化政治引领 为民办学校发展保驾护航

    来源:硕云科技教学 阅读:2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强化政治引领 为民办学校发展保驾护航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是2010年成立的民办专科学校。2010年3月经批准正式成立中国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党总支,隶属中共四川师范大学委员会管理。2012年4月经中共四川师范大学委员会批准成立中国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委员会。同年6月,学校组织关系转至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直接领导管理。学校党委下设11个党支部,共有师生党员250余人。

    一、工作背景

    学校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持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特色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选好配强领导班子,引领学校发展风向标。学校党委把“选好班子、把好方向、做好表率、干出实效”作为选配党委班子成员的原则,领导班子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具有较高的领导水平与管理能力,能主动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班子成员团结协作,优势互补,凝聚力和战斗力强。党委持续抓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常年坚持开展党委中心组学习,班子民主生活会、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优化决策机制,结合学校实际,提炼出“创新、专注、细节、责任”的精神,明确了坚持“专业建设差异化、人才培养品牌化、办学发展国际化”的办学思路和以“两个优势”为抓手和推手推动学院特色发展的工作思路,引领学校改革发展。学校被批准为四川省首批、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首批1 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四川首批研学实践系列标准试点单位。

    (三)常抓师德师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学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常抓作风建设,把党建工作与学校各项工作有机融合,将党风融入校风、学风、教风建设。积极引导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建立健全学校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健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述职制度、师德师风承诺制度、师德失范信息报告制度、定期发布师德师风先进事迹、曝光失范典型案例,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日常,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与评价工作,将政治考察作为重要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净化育人环境。学校教师党员多人获评四川省优秀教师、四川省民办高校优秀教师,并在各类职业比赛中获奖。

    (四)彰显办学特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以建成“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美誉度高的职业院校”为目标,一手办学,一手开展川港青年教育合作,增进两地青年对祖国的认可,同时促进学校特色发展。近年来,围绕青年互访交流、港生来川实习、吸引港青在蓉创业、促进川港教育合作展开工作,累计组织了近6000名川港青年双向互动交流,323名香港青年学生来川实习,300余名四川高校教师赴港交流,400余名香港学生来川学习,已有12个香港青年创业团队入驻学校“川港青年创新创业社区”。学校整合优化教育教学和职业技能培训资源,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近年来,学校向社会总计输送毕业生19000余人,连续7年就业率均保持在97%以上。有58.92%的毕业生在成都就业,电子通讯类、综合管理类、金融贸易等岗位毕业生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从2015年学校获批成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开始,已组织培训与鉴定近4万人次。

    三、经验启示

    (一)把握方向――党建工作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学校党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升党建工作与学校各项工作的融合度,将党的工作纳入学校章程,与业务工作同布置、同落实、同考核。坚守意识形态主战场,加强思政课主阵地建设,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化,课程教学体现德育内涵与元素;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注意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用教师的高尚师德感染影响学生;把党建工作与专业教育、德育工作有机融合,构建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工作格局;凝心聚力,聚焦川港交流,巩固活动成果,以国家安全教育为核心,凝聚爱国爱港社团力量,让香港青年经四川行而了解内地的发展变化,增强认同感,激发爱国热情。在扶贫工作中,党政同心,全员参与,倾情倾力开展帮扶活动,得到帮扶地群众的一致认可。

    (二)筑牢根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要强化基层基础。民办高校人员流动性较大,党务干部队伍不稳定,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缺乏连续性、主动性。学校一是注重支部书记的选拔和培训,学生支部书记多为学生工作队伍负责人,思想政治素养较高、干劲十足,同时,通过职务津贴、评优奖励等方式提高待遇,通过制度提供职级晋升道路,稳定了一批优秀支部书记队伍。当前,学校支部书记在学校工作年限都超过5年;二是注重基层组织规范性制度化建设。对标对表,落实党建28项重点任务,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在烈士陵园等地方创新开展支部书记讲党课,开展后软弱涣散党支部整顿,严抓党员规范发展;三是鼓励支部打造特色亮点,塑造典型。学校原经济管理系党支部以“党建强筋骨,国学铸灵魂”扎实开展支部工作,激发组织活力,入围首届新时代四川高校十大党支部创新案例。学生发展党支部以党建带团建,组织团校、青马班培训,为党组织培养预备力量。信工学院党总支、交通学院党总支、教育学院党总支将礼仪、环保、劳动等活动融入党的主题活动,效果明显。

    (责编:罗昱、高红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