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哈尔滨哈工大学校录取分数线
  •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资讯 > 广东高校录取风云榜:深圳高校飙升、创新学校崛起

    广东高校录取风云榜:深圳高校飙升、创新学校崛起

    来源:硕云科技教学 阅读:8

    广东高校录取风云榜:深圳高校飙升、创新学校崛起

    7月19日,2023年广东高考投档分数线公布。一时之间,各所高校又被拎出来对比较量一番。今天,我们就简单看看省内各高校的主要情况:

    延伸阅读:

    1、省内Top10高校

    与前两年相比,今年省内TOP10高校格局有所变化:

    1)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首次进入前十

    前十格局今年的最大亮点是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的首次出现。有人进场,就有人遗憾离场。UIC的成功补位的背后,是广东老牌名校的退出。2022年,UIC物理类排名第11位、历史类排名14位,2021年,UIC物理类排名第17位,历史类排名14位。今年,一举冲进前十,表现堪称优秀!

    事实上,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中文简称“北师港浸大”,英文简称“UIC”)是首家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创办的大学,也是内地第一所新型博雅大学,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珠海市。目前该校校长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汤涛教授。

    汤涛教授1998至2015年任职于香港浸会大学,2015年5月被聘为南方科技大学科研副校长,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深圳本土培养的首位科学院院士。2019年2月就任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校长。

    2)历史类方向,中大痛失头把交椅,移交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早在2020年,中大在理科方向的排名就已不再是龙头,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已占领榜首多年。但在历史方向,中大多年来紧守“榜一”位置,但今年却一下从第一名跌至第三名,被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和哈工大(深圳)挤出。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北师大(珠海)2021、2022年均是第三位,今年跃居第一。

    2、广州大学204专业组453分引发热议

    要说今年最意外的高校,一定是广州大学。

    今年,广州大学普通物理类的规划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组最低分453分、最低排位213265,相较往年出现大幅下滑。

    那么是个别现象还是整体下滑?通过广州大学官方公布的投档情况发现,普通历史类最高投档分数为588分(比去年高13分),平均分553.88分,最低排位15568;普通物理类最高投档分数为609分(比去年高3分),平均分571.62分,除规划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组外,最低排位66714,绝大部分专业组的最高分、最低分及排位都有提升。计算机信息类、数理类、师范教育类保持不断攀升的势头。

    也就是说,只有土木工程专业组出现了爆冷,其他专业组势头不减。

    排位213265报考广州大学土木工程的这位同学,一定很惊喜吧?

    3、哈工大(深圳)vs中大

    哈工大(深圳)“霸榜”物理类方向,断层第一!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在普通类(物理)方面最低投档分为659分,最低排位为2326位,一如既往地与其他院校差距较大,甚至领先第2名中山大学24分。

    今年不少人关注到,省内物理类的头把交椅已从中山大学变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事实上,这个变化早在2020年就发生了。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于2002年,前身是始建于2002年的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2014年,教育部批准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筹备举办本科教育;2015年,哈工大(深圳)筹建办公室及临时党委相继设立;2016年,哈工大(深圳)依托哈工大校本部招收首届本科生;2017年,哈工大深圳校区获准正式举办本科教育并单独安排招生代码。

    得益于属地优势,哈工大(深圳)这些年气势如虹,单独招生的分数不仅在广东一枝独秀,也超过了本部在粤的招生分数。不过将哈工大(深圳)与广东龙头学校中大相比较时,我们还要引入招生计划这一参数。

    比如今年,哈工大(深圳)在广东招生人数仅有349人,而中大在广东高考招生3012人、综合评价招生620人,共3635人。两者招生人数悬殊,对分数线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事实上,今年中山大学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物理最低投档分为635分,相比去年,最低排位上涨幅度较大,由13023上涨到8386,前进了4637位。今年,中大在广东招生人数占总数的49%,是本地生源占比最高的几所985院校之一。足见其对广东重本率贡献之大。

    4、深圳职业技术大学首年招收本科生,物理最高分595

    深职院升级深职大,首年招生,成为最大黑马!

    今年5月刚刚升级的深圳职业技术大学首招本科录取,物理类最高分595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超重本线56分,最低分555分,超重本线16分。

    广东省内录取排名15,已经超过了汕头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这个成绩确实很亮眼,但其实一点也不意外。首先今年深职大刚刚升级为职业本科,关注度异常高。第二,其本科招生数只有200个,竞争激烈、优中选优。再者,作为“职业教育中的清华”,深职大这些年的分数线早已水涨船高,即便是在专科批次录取,其分数线也早就超过了本科线。今年以200人的本科招生规模跻身重本也是正常。

    5、深圳大学首超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深大首次历史性超暨大,区位优势愈加明显!虽然在广东省外,深大分数线超越暨大已不是新闻,但在广东“主战场”的这一超越,却有里程碑意义。

    作为省内一流的综合类大学,深圳大学和暨南大学一直是许多考生的理想学府。近几年,两所学校的投档线也是你追我赶的白热化状态,而在广东省内,深大的录取分在一度逼近暨大又被拉开差距后。今年却出人意料地超越了暨南大学。

    排除地方专项和中外合作办学等专业,深大普通类(物理)方面的最低录取分为592分,省排名为33087;暨大的录取分为586分,省排名为37583。今年,深大力压暨大、华师,广东省内录取排名第5,而暨大则掉到了第7的位置。

    在师说君看来,深大的崛起不是偶然,也不是单一现象,她其实代表了这些年深圳高校整体受欢迎程度的提升。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办学水平的提升、专业设置的优化、就业竞争力等都是,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所在城市的吸引力!

    6、南科大、港中深、港科大(广州),创新型名校受追捧

    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这两所学校均采用631综合评价录取,都是在提前批结束录取。今年网上报名南科大、港中大(深圳)自主测试的考生分别超过5.8万人、2.5万人,两所学校的火爆程度不言而喻,已经成为深圳虹吸全国人才的重要引擎。

    据悉,南科大今年在广东录取人数从去年的271人增加30人至301人,招生规模首次突破300人,占全国计划的22.6%。学校为吸引特优考生,在原有图灵班、菲尔兹班基础上,推出了由顶尖科学家担任导师的从游班、开展本研贯通培养的理科攀峰班、工科创新班,实行招生培育一体化,持续加强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今年,学校在深圳录取149人,占全省的49.5%,比去年提高了5.5%。

    其中,从深圳中学录取51人,创下历年来在一所高中录取人数的最高记录。录取人数超过10人的深圳市高中还有深圳实验学校、深圳外国语学校、深圳高级中学和红岭中学。

    1)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首年招生开门红

    作为香港高校进军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成员,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今年开启首年本科招生。7月15日,该校首批本科录取通知书已正式颁发。

    定位于“中国第一所融合学科大学”的港科大(广州)今年在广东、四川、河南、山东4个省份共录取125名本科生,均为理科(或选科为物理),全部在提前批、依据高考分数录取,不采取综合评价;录取中国港澳台学生12名;录取国际学生3名。

    值得强调的是,港科大(广州)首年本科招生即开设“直博班”,以本-博的贯通式培养,为有志于从事前沿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优秀学子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业保障,今年“直博班”总共招收25名学生,且在四个省份均录到超高分考生,具体为:广东省最高分678分,四川省最高分681分,山东省最高分680分,河南省最高分678分。

    总结:

    城市区位优势成为学生报考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分析梳理近几年的趋势,位于深圳、珠海的一批高校,开始逐步改变固有的广东高校录取分数线格局。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为例,都在短短数年时间内赢得一众学子青睐,录取分数线飙升。其背后是名校本身光环、实力与城市吸引力的叠加。

    创新型学校受认可程度高。颇具代表性的,除了港中大(深圳)、南方科技大学、UIC,还有今年横空出世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接下来,这一类学校还将在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涌现,并继续受到各方关注与欢迎。

    一线城市里的新学校更容易得到“流量加持”。比如几年前创办的深圳技术大学,今年升本的深职大等。

    本土名校的“分店”同样不容小觑。比如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广东工业大学(揭阳校区)等。这些本省名校在省内异地办的新校区,受到关注与肯定是一大好事。要知道这些学校当时创办的使命,就是实现当地本科院校零的突破。他们的设立与发展,对当地教育、经济、文化的发展可以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