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24考研最新消息
  •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资讯 > 今年考研,情况可能大变!

    今年考研,情况可能大变!

    来源:硕云科技教学 阅读:10

    今年考研,情况可能大变!

    有同学发出了自己学校占座的情况,说和去年相比差得很多

    有同学对比了自己学校图书馆“开到晚上都没啥人来”。

    考研的热度似乎在下行到冰度的经济形势面前不值一提,起码比起间歇性冲上热搜的【考研党】【三战四战考研】来说,好像确实下降了很多……

    也有机构的老师根据近两年的考研情况作出了预测及判断——

    供大家参考。

    可能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也可能是一叶知秋能窥未来之势,结合24年考研的情况,我们或许可以作出一些预测~

    考研人数首年下降

    根据2023年12月23日发布的《2024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报名人数较去年下降36万。

    这也是考研报名人数自2015年起持续、快速增长以来的首次下降,这显示出考生报考更成熟更有规划。

    “考研热”退潮,和以下因素分不开——

    ①硕士毕业工作或许还不如本科的,所以很多同学可能本科毕业就直接找工作了。

    ②换入考公赛道,考公热度比考研热度更高了,跟何况很多人考研后还是要考公,殊途同归。

    ③出国的人多了。

    过去的三年不能出国的同学,疫情放开了,出国留学的人更多了,而且出国第一个QS排名前200或者前500的高校可比在国内容易多了!

    ④对待考研,同学们愈发趋于理性。

    ⑤间歇性的“躺平”或许也是一种选择,属于中国年轻人的间隔年会是什么样子呢?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报考人数下降了,但是24考研的竞争依然很激烈,从只升不降的国家线就能看出,考研人数的下降并没有让整个市场竞争得到缓解,内卷依然在持续加剧。

    24考研弃考率下降

    往年考研的弃考率大致维持在10%这个水平。然而在2023年,由于疫情的冲击,实际走进考场的人数减少到了大约350万,使得弃考率飙升至35%。

    但是到了2024年,弃考率有所回落,降至23%,显示出了下降的态势。

    根据这两年的报考总人数和弃考人数,发现实际参加考试人数在2022年达到巅峰411万,2023年为309万,2024年为338万。

    换言之,24年虽然报考人数下降了,但是实际参加考试的人反而是上涨的。依据一些省市提供的数据,我们注意到今年的弃考率有了显著的降低,而且坚持到最后完成考试的人数也在上升,并没有减少。

    这反映出真正参与竞争的考生数量实际上是在增加的。

    双非上岸难度增加

    最近两年,名校推免名额增加,加上考研难度提升等因素,非“985”和非“211”工程的院校开始吸引了更多准备考研的学生,“逆向考研”现象屡见不鲜。

    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官方公布,报考该校研究生的12146名考生中,有602名来自“双一流”高校,仅浙江大学就有96人,此外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顶尖一流大学的毕业生。

    在2024年的研究生招生考试中,一些非顶尖院校的报考人数激增,竞争的激烈程度与某些知名高校相比毫不逊色,而且出现了多次考生选择逆向考研的情况。

    理工农医类与文科类专业竞争悬殊

    据教育部官方公布数据,理工农医类一级学科博士点从2012年的1944个新增至2575个;“双一流”建设中,理工农医类学科占比达78.5%。

    从近年各学科研究生招生规模情况看,工学是招生人数最多的学科;其次是管理学;招生人数排名前五的学科依次还有医学、理学和教育学。

    但文科类的招生及竞争更加激烈,且招生人数几乎每年下降……

    今年部分院校的文科类专业分数都非常高,如北京师范大学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今年复试分数线暴涨到411分。

    专硕持续扩招

    近年来,为积极响应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教育部已释放出明确信号,研究生扩招趋势不减。

    而根据24考研的数据,专硕招生增长尤为显著,近八成院校专硕计划占比已超过60%。

    相比之下,学硕的招生规模则出现缩减或停招的趋势,许多专业统招学硕名额减少,甚至转向推免或直博招生。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统计学专业(专业代码020208)从2024级开始,不再招收该专业的学硕研究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不再招收该专业的学硕研究生。

    例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3年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274人,2024年招收专硕2389人,两年相比,专硕名额增加115人。

    24考研调剂情况友好趋势上升

    根据《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今年关于调剂有5点值得注意!

    允许跨专业调剂

    24年调剂要求改为"原则上,调剂考生第一志愿专业与调入专业相同相近,或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相近"。

    调整给予了高校一定的自主权,尤其是允许一些跨专业调剂,显然是积极回应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大方向要求。

    优先一志愿合格生源

    优先一志愿合格生源,当一志愿录取人数不足,再组织开展调剂。

    防止一些学校为争取高分调剂学生而恶意排除一志愿考生的行为发生。

    禁止通过其他渠道接收调剂考生

    前几年不少学校会开通预调剂系统,今年严禁通过其他渠道接收调剂考生。

    即所有调剂考生都必须经过研招网调剂系统,保证调剂过程公平。

    要求明确调剂细则

    招生单位要明确,调剂的具体细则、接收条件,初试的具体考察内容,成绩要求等。

    明确拟录取确认通知时间

    增加了“招生单位发布需考生确认拟录取或复试通知时,需充分考虑考生学习、工作、休息时间等因素作出合理安排,给考生预留充裕的确认时间。对于没有按时确认的考生,招生单位应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逐一联系确认,不得简单以“逾期不接受视为自行放弃”对待。”

    很喜欢《肖申克的救赎》里的一句话:

    “Hope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希望是好事,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逝。

    我们没有办法也没有力量去改变大环境,只能改变自己——

    可能是调整复习策略、改换择校目标、甚至是作出去考研或者不去考研的决定。

    无论哪一种,先去做,先不去问值不值得,一定能收获最好的结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