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大连理工大学被踢出985
  •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资讯 > 教育部官宣:985/211已成为历史!

    教育部官宣:985/211已成为历史!

    来源:硕云科技教学 阅读:4

    教育部官宣:985/211已成为历史!

    香港再次释放抢人的信号:新增9所内地高校的本科毕业生,可申请落户香港!

    10月16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特区立法会发表其任期内第三份施政报告,他提到扩大“高才通”大学名单。

    本次新增的9所内地高校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以及四川大学

    图丨“高才通”新增9所内地高校

    截至目前,内地共有22所高校进入“高才通”名单。

    除了抢名校毕业生,香港更是准备赶早一步把人留住:港大、港中文等八所政府资助的高校正在提升非本地学生学额,由此前的20%提升一倍至40%

    22所内地高校毕业生可“落户”香港

    高才通计划将对象主要瞄准高学历和高薪人才,具体分为三类符合资格的人才:

    A类为申请前一年年收入达250万港元或以上的人士;

    B类则是本科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并在过去五年累计至少三年工作经验的人士;

    C类即申请前五年内,从全球百强大学本科毕业,但工作经验少于三年的人士。

    根据《2024年施政报告》,A类人才的首个签证年限由两年延长为三年。B类和C类的政策没有变化:B类人才可获发为期两年的通行证来港发展,不设人数限额;C类则设有上限,为每年10000人。

    按照规则,除此获批的两年内,“高才通”申请者需在香港找到固定工作或创办企业,收入或营收达到要求后方能续签,七年后才能申请香港永久居民身份。

    今年7月,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务协会及教联会曾向来港人才进行调查,在597位受访者中,约有71.5%是通过“高才通”来港、17.8%通过“优才计划”来港。

    该调查显示,来港人才中约21.6%“暂时没有工作”因此没有收入,平均每月收入为5万港元或以下的家庭约占32.3%,家庭月收入为5万至10万港元的占35.6%。

    这与港府今年2月公布的调查结果类似,政府曾在2023年11月访问约5000名抵港逾6个月的“高才通”签证申请人及其家属,调查发现仅有54%的人士在港成功就业,主要投身金融、创新及信息科技和商贸等行业。

    港校扩招

    去年的《施政报告》提出要将香港建设成为国际高等教育枢纽,自2024/25学年起,香港八大院校的学士学位、副学位及硕士学位项目的非本地学生限额将由此前的20%提升一倍至40%,实际扩招人数大概14000-15000人。

    10月10日,香港大学公布,今年招收了约1200名新入学的非本地学生和3000名来自香港本地的本科新生。其中,非本地新生较去年多约300人,大约一半来自内地。相关比例达到了《施政报告》要求的上限。

    其他港校尚未公布24/25学年新入学本科新生情况。但根据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简称教资会)近三年数据显示,香港八大院校非本地学生就学人数已经有大幅增长:从2021/22学年的20398人,增长到2023/24学年的23097人,增幅达到13.2%。

    单从23/24学年就学人数来看,香港八大院校非本地学生就学人生占总就学人数的22%,占比相较22/23学年增加1%。

    香港也有意打造“留学香港”的品牌。在《2024年施政报告》里,明确提到鼓励更多本地学生深造,从2025/26学年起,每年最多为1200名修读指定研究院修课课程的本地生提供奖学金;通过奖学金等吸引更多境外尤其东盟及其他“一带一路”国家学生来港升学;完善宿舍配套等。

    李家超指出,政府已在北都预留至少80公顷用地,发展“北都大学教育城”,鼓励本地专上院校与中外知名院校以灵活创新的模式,开拓更多品牌课程、研究合作和交流项目。

    内地学生,涌去香港上学

    在最近公布的2025年泰晤士世界大学排行榜上,有5所香港高校跻身全球百强。

    拥有丰富高等教育资源的香港,源源不断吸引着内地学生赴港求学。内地学生,已经是香港各大高校的非本地生的主要生源。23/24学年香港八大院校的内地学生占非本地生的77%

    香港留学热,是近几年的趋势。学制短;相比英美而言,学费和生活费更低;距离更近等原因,让香港留学更受欢迎。

    据启德教育发布的《2023中国学生留学白皮书-研究生篇》显示,和去英美读研相比,选择到香港、澳门读研的人数涨幅更高。

    一位留学中介表示:现在香港根本不缺生源,香港城市大学招3000个名额,可以收到五万多份申请。”

    此外,在赴港读硕的学生里,还有一群人具有代表性:为自己的孩子争取在香港高考的机会

    图丨香港媒体报道:内地父母赴港读硕

    简单来说,内地父母被港校录取后,可以申请学生签证,入境后办理香港居民身份证。毕业后,可以获得两年IANG签证,凭此可续签身份证。最后,在通过工作签证续签,满七年可以拿到香港永久居民身份。

    只有拿到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孩子才能参加华侨生联考,高考考入内地大学。如果只有香港居民身份证,孩子则可通过DSE考试报考香港本地和海外大学,不能报考内地大学。

    因此如果计划让孩子在香港参加华侨生联考的父母,要在孩子9岁前就考虑拿到香港居民身份证。对于父母来说,让孩子在香港参加高考,无疑是换了一个赛道上好学校

    图丨香港

    未来5年,香港各行业人力短缺估算约18万人。

    为吸引人才,香港不仅扩大“高才通”计划,也积极打造“留学品牌”,提前将人才留住……

    香港,或许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充满机遇的热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