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第一高等学府,100岁啦
白云山高,珠江水长,吾校矗立,蔚为国光。
有这样一所大学,它由国父创建,并以其为名,九十余载不变振兴中华之初心;它伫立于祖国南部的广州市,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智库;它的医科力量人才荟萃,被誉为“名医摇篮”。
它,就是我国著名、国际知名的高校,被誉为“华南第一高等学府”的中山大学。
世纪中大,山高水长。2024年11月12日,中山大学将迎来建校100周年。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定于11月11日发行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山大学即将开启新的百年征程。
中山建校,蔚为国光
“中山”校名的来源,与伟大的民族英雄、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密切相关。
1924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创立国立广东大学,并亲笔题写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黄埔军校和国立广东大学,一武一文,展现了孙中山先生对两所学校培养未来之国家栋梁的殷切期待。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学校于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此后,全国以“中山大学”为名的高校有多所,但最终保留下“中山大学”校名的仅有一所。1951年中山大学校长许崇清致信中央,决定从1951年起将中山大学校庆日由11月11日改为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辰),表达对这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的缅怀。
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的校训
今日的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是一所包括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医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在内的综合性大学,因强劲实力被誉为“华南第一高等学府”。
作为国家“双一流”、“985”、“211”名校,中山大学在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1名;在2024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全球第72名。该校的工商管理学在2024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一,是全国顶尖水平。可见,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并且正在坚持着“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学术前沿、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办学理念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
截图自软科官网
服务家国,敢为人先
中山大学创立于民族危难之时,自诞生至今,一直拥有着服务家国、敢为人先的基因。
中山大学的“中山医”,以“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为医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博济医学堂(中山大学医学院的前身之一)是中国最早的西医学府,是中国西医的发源地,曾创下了中国西医史上众多个“第一”。而在新时代,中山大学医科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实现了多个重大突破,书写了数不清的“第一”记录——世界首例人造骨、世界首台体外反搏装置、世界首例“无缺血”心脏移植、被誉为中国医学史新里程碑的“中国首例连头婴分离”手术等等。
此外,中山大学积极承担国家任务、建设国家重大创新平台,使教学、科研成果更多地服务于国家、社会。中山大学牵头中国自主空间引力波探测“天琴计划”,2019年11月,天琴计划激光测距台站国内首次成功测得月球上全部五个激光反射器信号,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该能力的国家。2019年12月,国内首颗由国家立项、面向未来引力波空间探测技术试验卫星“天琴一号”发射成功,中国天琴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迈进“太空试验”阶段。
2019年12月20日,“天琴一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发射升空
既要上天,又要入海。“中山大学”号是全国最大的创新技术高度集成的新一代综合性海洋科考船,具备无限航区(毗邻冰区)全球航行能力。2021年5月顺利完成常规试航,即将建成交付。科考船建成后,将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面向全球开放的多学科、多领域、多功能的海上移动科研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
“中山大学”号
不仅如此,中山大学还拥有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世界超算TOP500排名六连冠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是国内首个由高校运营和管理的国家超级计算中心,是国内唯一入选全球最强大超算中心(Dominate Sites)五强的超算中心。中山大学依托“天河二号”,打造面向多个领域应用的世界一流超算服务平台,为先进制造业、新文化产业、新能源产业等战略产业发展提供加速引擎,服务社会民生政务和城市公共安全。
宏观布局,未来可期
中山大学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10家附属医院组成。对于“三校区五校园”的布局,中山大学立足于“综合性”的办学特色,有长远的规划。
广州校区加强文史哲、数理化生医等基础学科主流学科方向建设;珠海校区布局地球科学、大气、海洋、天文、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等理工科,聚焦深海、深空、深地和深蓝(人工智能),打造海洋、空间、地学和电子信息四大学科集群;深圳校区布局智能制造、材料、生物医学、航空航天、电子通信等新工科,新建医科院系和附属医院,新建农科成立农学院,构建起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层次。
中山大学扎根广州、珠海、深圳三个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办学,拥有海洋强国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等独一无二的地缘优势,也不断为大湾区提供创新引擎和智力支持。
不仅如此,中山大学毗邻港澳,与港澳台高校及教育机构交流密切,是香港“高才通”计划首批高校之一。中山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于2016年底正式牵头成立粤港澳高校联盟,三地共计40所精英高校入盟。联盟以深化粤港澳三地在教育与科研的务实合作为宗旨,于2019年初被正式写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成为国家认可的粤港澳三地教科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之一。
百年风华,奋进中大;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筚路蓝缕,创造辉煌;奋进一流,再攀高峰。
中山大学以“中山”为名,共启下一个百年华章。在新时代,立足家国,放眼世界,朝着中国特色世界—流大学的建设目标不断前进,中山大学将矢志以往。相信在未来,这样一所世界知名的高等学府,将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为我国实现人才强国、教育强国作出更出色的贡献。
原标题:《华南第一高等学府,100岁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