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张雪峰认为财政学比金融好
  •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资讯 > 学文还是学理他们有话说

    学文还是学理他们有话说

    来源:硕云科技教学 阅读:3

    学文还是学理他们有话说

    6月7日,千万名考生和他们的父母,迎来了准备已久的全国高考。

    这几日,记者采访了多位金融行业一线职工,他们在家庭教育、辅导考生进行专业选择、志愿填报等方面,有着独到的经验和体会。

    “专业冷暖如潮涨潮落”

    人民银行某地市分行货币金银科的王科长(化名),他的儿子正在一所985院校攻读博士研究生,在自己喜爱的数学领域颇有建树。谈及子女教育,王科长有着独到的体会。

    王科长的儿子自幼表现出对数字的浓厚兴趣,上小学时,父母并没有特殊辅导,他就自己找来辅导书研读,一有空闲,就做起数学题。攻克一道道难题的成就感,鼓舞着少年不断探索未知。

    在儿子参加高考的那年,经济金融专业报考形势火爆,长年在金融系统工作的王科长,非常希望儿子报考金融专业,他回忆说:“我真的希望他去报考省里的财经大学,学经济金融专业。”

    然而,儿子更喜欢理论数学,执意报考数学专业。“那时,数学是个冷门专业,学起来很枯燥。”王科长确实有些担心,也暗自思索过很久。但当面对儿子坚定的目光时,他没多说什么,决定尊重孩子的意愿,不再勉强他。

    那一年,儿子顺利考上了省里一所重点大学的数学专业,在自己喜欢的领域继续钻研。本科毕业时,由于成绩优异,儿子被推免到南京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硕士毕业后,在对数学的强烈兴趣下,他考上了北京一所985院校攻读博士研究生。

    “其实硕士毕业时,我想过让他转到经济金融专业,毕竟学理论数学比较苦。”王科长回忆说:“但他还是很坚持,学数学的小孩嘛,比较自主。”王科长把自己的思虑藏在心底,一直在儿子身后默默支持。

    几年过去了,“如今,在理论和科技创新的大潮下,数学专业又热起来了。数学人才愈来愈受到重视。”王科长说,这些都是事先无法预料的。他现在明白了:专业冷暖有如潮涨潮落,跟着兴趣走,父母坚定地支持孩子,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王科长正欣喜地看着儿子,在心爱的领域不断钻研下去,摘得一个个成功果实。

    “女儿选文科超出了我预想”

    “学校通知,今天晚上开家长会,讨论高中分科问题……在孩子的事情上,我们通常是让女儿自己做决定。”6月5日,女儿就读高中一年级、正面临着子女文理分科抉择的上海金融界创业人士陈先生,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孩子一直处于“散养”模式,尤其在学习方面,大多数情况下由孩子的兴趣所驱动。

    陈先生告诉记者,他在给女儿的微信留言中,说明自己因工作安排参加不了家长会,但妈妈表示要去,并由此“策略性”地试探女儿:“我们家关于选科问题,你自己是有主张的,我们也都支持你。”

    根据陈先生的公开履历,他本人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理工科“学霸”,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金融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多家金融机构履职,而后投身于创业潮,成为多家金融类机构的创始人。

    “我本来希望孩子攻读理科,一方面我是理工科出身,相关的资源较多,孩子的数学成绩也不错,另一方面考虑到未来的就业优势,相对会有更多选择,但没想到,孩子要选文科、学历史,她应该是班里唯一选文科方向的学生。”陈先生对记者说,他和妻子原计划要说服她,但孩子非常坚持,他们只得放弃,尊重她的选择。之前曾经构想过让孩子出国留学,但孩子一直在国内教育体系下升学和就读,也因此暂时放弃了这一想法。

    陈先生表示,这学期的每周六上午,女儿会去参加复旦大学面向高中生开放的历史课,每次学完她都觉得非常满意。“不知道冲刺复旦历史系会否成为她心中的高考目标,也不知道日后果真选择历史专业后,就业形势将会如何,我们只能告诉自己,现在想这些一点意义都没有,作为家长的我们,只能选择支持,支持孩子的决定与爱好,不忍心逼迫她放弃兴趣。”陈先生说。

    “学习是终生的追求”

    “四十四年前,我参加高考。那时我不知文科理科到底是什么,听从老师的建议选择了文科。而我的兴趣从小就在数学,对作文总是草草了事。”现任湖南省金融作协主席、曾在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办公室工作的胡小平,谈及子女教育时,先从自己的高考经历说起。

    那年,他通过高考,被一所大专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当时我就想,如果读的是理科,也许能考一个更好的学校,又想木已成舟,那就好好上吧。”大学期间,胡小平在课余阅读了大量文学书籍,一步步走进了广阔而又深邃的文学天地,并尝试着写诗歌、散文、小说,甚至模仿着写话剧、电影、广播剧等剧本,同时萌发了作家梦。他说:“工作后不管在哪个行业、哪个岗位,我对文学一往情深,孜孜不倦地在文学的道路上攀登,这都源于当年的高考。有人说我这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我说无心插柳倒是没错,但柳没成荫,只是长成了一棵树,但树不太高,也不太大。”

    胡小平告诉记者:“女儿在面临专业选择的困扰时,出于对我的尊重,问我她是读文科还是读理科。我问她是怎么想的,她说听我的。我说读理科报考的学校会更多、就业的路子会宽些。女儿说那就读理科吧。我听出来了,她说得有点勉强,有点无奈,甚至有点失落。其实,我知道她是想读文科的。她上小学时在杂志上发表过习作,拿过全国作文大赛的金奖。”

    后来有一天,胡小平在省报副刊上看到一篇散文署名是女儿,当即打电话问女儿是不是她写的。女儿说没错,是她写的。他回忆起那天:“我的欣喜之情油然而生。晚上回家,女儿说如果当年她学的是文科,读的是文学类专业,那她也许已经小有成就。我说犹未晚也,女儿点头说是。”

    胡小平坦言,父母也好,老师也好,高考的事还是多听听孩子的意愿,多尊重孩子的选择。这样更有益于孩子的学习,更有益于孩子的未来。

    其实,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起点或阶段,学习是终生的追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