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地探訪 高考錄取通知書這樣出爐
走進重慶高考錄取場
重慶科技大學遠程招生錄取場,工作人員准備錄取通知書
重慶市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正在進行本科批次的錄取。高考錄取場是啥樣?考生是如何被錄取的?7月22日,市教育考試院舉行2024年“陽光高考”系列活動——走進錄取場,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考生代表等,實地探訪高考錄取全過程。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重慶市高考錄取新生名冊採用防篡改加密電子名冊,確保錄取工作的准確。
錄取工作由6個小組完成 採用加密新生電子名冊防篡改
錄取場內到底是如何運行的呢?記者在現場看到,錄取場由6個小組構成:系統管理組、計劃投檔組、政策錄檢組、文秘宣傳組、紀檢信訪保衛組、后勤保障組。
計劃投檔組負責數據准備、投檔和信息發布。具體來說,數據准備包括考生報名、體檢、成績、志願等基礎數據,經多人校核背對背比對一致后進入錄取庫參與錄取。投檔也嚴格執行多人背對背多套系統比對制度,所有的投檔數據比對一致之后,才會執行投檔操作。投檔完成后進入信息發布階段,包括公布院校專業投檔最低分、考生的投檔軌跡查詢,以及缺額的學校專業的計劃。
計劃投檔組在錄取期間要對每所高校的招生計劃逐一核對,同時向各高校積極推薦重慶的生源,爭取增量計劃。每一次操作經過至少三個環節,多人反復校核確認,通過閉環運轉,確保計劃數據絕對准確。
政策錄檢組是考生被錄取前的最后一道關卡,主要負責按要求對投檔錄取相關政策進行梳理,審核高校的擬錄取和退檔情況,與高校溝通處理錄取和退檔中存在的問題。在錄檢組,還有專業的體檢醫生坐鎮,對於考生確有比如色弱、色盲報了一些專業等情況,醫生要逐一審核把關,嚴格對考生負責。
最后,由文秘組打印新生錄取名冊和考生錄取信息確認表。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新生錄取名冊採取了防篡改加密的電子名冊,通過交互平台發給高校自行下載打印。“我們的電子名冊包含了通過審核的簽名印章全部套印,如果名冊有改動,印章顏色會發生變化,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確保錄取工作的准確。”
數據系統維護組則是整個錄取系統的“安全保鏢”,在整個錄取過程中,負責保障數據安全、系統穩定、網絡暢通。
“我比較好奇高考錄取過程是什麼樣子的,想親眼來見証一下。通過實地探訪,讓我感受到了整個錄取過程非常陽光、嚴謹、細致,對考生非常負責。”來自重慶南開中學的考生李欣瑞現場查詢到自己被投檔到四川大學,開心不已。
更名后首年招生
重慶科技大學一志願滿額完成招錄
今年,更名后的重慶科技大學迎來首次招生,學校更名后專業設置如何服務地方產業?招生錄取工作整體情況如何?
錄取區、數據處理區、錄取通知書打印區……當天下午,走進重慶科技大學遠程招生錄取場,學校相關工作人員正有條不紊地忙碌著。
重慶科技大學招生就業處負責人鄧艇介紹,學校更名后,緊扣“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和“416”科技創新戰略布局,著力建設油氣勘探與綠色開發、低碳冶金與先進材料、高端裝備與電子信息等八大特色優勢學科專業集群,建成市級現代產業學院2個,開展學科專業動態調整,新成立了智能數學與自主智能研究中心,引進了王迎旭教授等多名高層次人才,進一步優化學科專業結構。
目前,學校普通本科招生錄取工作正平穩有序地開展。2024年學校普通本科招生5100人,招生計劃較去年有明顯增長,主要投放在重慶市本地﹔暫停了礦物加工工程、翻譯學等9個專業招生,拆分了地質類、材料類等7個大類招生為專業招生﹔暫停高水平運動員招生,新增重慶地方專項和高職分類招生計劃。
“今年是學校更名后的第一年普通本科招生,從目前情況來看,學校生源非常充足,目前學校一志願填報率高達100%,生源質量有一定的提升。”鄧艇說,在廣東、山東、江蘇等省市錄取分數的位次提高了幾千位,在重慶學校物理類和歷史類的最低調檔線比二本線高了70分左右,其中物理類的最低調檔線高於重慶市特殊類型線。(新重慶-上游新聞記者 秦健 實習生 陳佳佳)
(責編:蓋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