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考0分被清华录取的人是
  •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考试 > 2008年,故意“高考0分”的安徽少年徐孟南,如今怎么样了?

    2008年,故意“高考0分”的安徽少年徐孟南,如今怎么样了?

    来源:硕云科技教学 阅读:2

    2008年,故意“高考0分”的安徽少年徐孟南,如今怎么样了?

    对于中国莘莘学子而言,高考可谓是人生中最公平的一场竞争,更是寒门学子改变命运的一次重要机会。

    然而2008年安徽某处高考考场上,却有着一位名叫徐孟南的“出格”考生。

    此人在卷子上写满了对应试教育以及高考的不满,并希望自己得零分。

    为何徐孟南要在高考过程中做出这样的举动?如今的他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01.骄子的迷失

    “你怎么才考了40分,你看看隔壁的徐孟南,人家每次都考第一名”。

    大概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有一个无法摆脱的阴影,这个阴影叫做“别人家的孩子”。

    在安徽一个普通的小村落里,徐孟南就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徐家夫妇每年最享受的时刻都是学校考试完发卷子的时候。

    大多数孩子都是哭丧着脸不敢回家,唯独徐孟南径自朝家里奔回来,习以为常地将得了高分的试卷交给父母。

    路过的人看见这一幕,都会由衷地赞叹一句徐孟南聪明省心,以后必成大器。

    这时的徐父已是难掩笑意,激动地在自家破旧的屋子里跺上一脚,随即冲着妻子说:

    “谁能想到,我老徐家也能出状元。”

    虽然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但是徐家夫妇从来都是将徐孟南捧在手心里。

    徐孟南的姐姐弟弟都要帮着家里干活儿,但是因为他学习成绩好,就可以免除掉家里的家务,父母对他的唯一要求,就是踏实学习。

    年纪稚嫩的徐孟南深知父母对自己的期许,在学习上很是用功,随后以优异的中考成绩顺利进入蒙城一中上学。

    那一年的徐孟南不过15岁,正值青春大好年华,同样也是思想最为活跃的年纪。

    彼时的他还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会在一年之后发生重大转折。

    徐孟南初中毕业

    起初进入到高中的徐孟南依旧名列前茅,但是环境的改变,一时之间令他难以适从。

    之前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候,他不用费多少力气,就能够轻易地考取很好的名次。

    然而高中的竞争可比初中激烈多了,自己稍不留意,就会被名次靠后一点的同学反超,这让自幼享受学霸光环以及掌声的他感到极其失落。

    转眼到了高一下半学期,徐孟南失落的情绪还是没能得到正确调节。

    虽然他在班级的名次依旧靠前,但是他却对学习一事产生了莫名的厌烦,甚至在心里思忖,每天都要学习、刷题,准备考试,这样的日子似乎没有尽头……

    怀揣着这样的想法,徐孟南在暑假混迹网吧,通过上网排解情绪。

    一次偶然的翻阅论坛,他看到了一篇长达8000字的“对中国教育的批判”文章。

    网吧里的徐孟南

    这篇文章的作者叫做蒋多多,正是2006年众多高考生中的一员。

    当所有考生在考场上奋笔疾书时,蒋多多用双色笔在各科考卷上写满了对于中国教育和高考制度的批判,这些内容总共加起来有8000多字。

    因为做出了这样的惊人举动,蒋多多成为了当年社会关注的焦点。

    而徐孟南也得以在上网期间,于论坛上看到了她的“大作”。

    当徐孟南将这些内容读完后,他突然与蒋多多产生了一种共感。

    本来当时他的心气儿就不稳,外加对学习产生茫然,蒋多多写的内容让他坚定中国的教育制度存在弊端。

    而自己则肩负着“改革中国教育”的使命。

    他随即在论坛上写了很多篇帖子,时不时更新自己对于教育的看法。

    徐孟南所不知道的是,蒋多多只是成为了一时的焦点,随后终生活在自己思想的执拗之中,亲手葬送了自己原本光明的未来。

    然而那时的徐孟南顾不上这么多,只是一味地要走上呼吁教育改革的道路。

    那么走上这条道路的徐孟南,即将面临的又是什么呢?

    02.故意考“零分”

    起初徐孟南自信地认为,自己在网上写的帖子会广受关注。

    然而评论回复他的人却寥寥无几,大多还是嘲笑挖苦他的人,还有不少人对他进行批驳。

    那时的徐孟南并没有醒悟,只是觉得这些人思想高度达不到,便给韩寒等一众知名作家留言,希望得到他们的鼓励和支持。

    结果这些名人都没给他回信,这让他感到异常失望。

    不过这失望终究没有让徐孟南放弃,反而激发起了他内心无尽的“斗志”。

    此时的徐父徐母也发现了自家儿子的不对劲。

    如今的徐孟南整日待在网吧,完全没了之前刻苦学习的样子,这让他们很是头疼。

    二人曾经试着劝徐孟南安心学习,换回的却是儿子的冷言冷语以及置若罔闻。

    到了开学的时候,徐孟南回到学校。

    徐父徐母本以为儿子回头是岸,却被老师告知儿子在学校上课走神,还和其他同学传播错误观点。

    原来徐孟南在回到学校后,就试图将自己的“教改理想”在学校进行宣传,甚至到处张贴传单。

    除此之外,他还花了一年的时间将自己的教育理念写成了一本书,书名叫《三人行》。

    他将书稿寄到出版社,就被出版社无情地退回,他只好自己装订和售卖。

    然而学校里的学生们都在埋头苦读、冲刺高考,他们不仅不会买徐孟南的书,还对此人的行为充满了不解。

    面对如潮水般的质疑声,徐孟南根本没努力学习,一门心思琢磨教育改革。

    转眼间匆匆两年过去,高考的日子终于到来,根本没做准备的徐孟南就这样进了考场。

    他内心想着一定要借着高考的机会,闯出自己的“名堂”,一改自己被忽略的状态。

    于是当所有考生都在写语文试卷前面的大题时,徐孟南只是敷衍作答,随后将卷子翻了个面,卯着劲儿在作文答题区写 “三人行”教育理念。

    不仅是在语文试卷上敷衍,徐孟南的各科试卷都答得一塌糊涂。

    除此之外,他还在各科试卷上特意写下了“自己希望得零分”的愿望,以此表示自己对高考以及中国教育制度的不满。

    徐孟南认定自己一定会因为“出格”的举动赢得媒体的关注,这样他就能实现自己宣传独特教育理念的“梦想”。

    那么,事实真的如他所愿吗?

    03.自食其果

    “我没有拿零分,怎么会这样?!”

    那年高考成绩准时出炉,坐在网吧里查到成绩的那一刻,徐孟南傻眼了。

    他并没有如愿拿到零分的成绩,尽管他在高考试卷上“为所欲为”,阅卷老师依旧根据答案正确与否,为他判定了客观的分数。

    最终,徐孟南的高考成绩为143分。

    拿到这个成绩的徐孟南只觉得心绪难平,成绩出来前的他已经联系各大媒体来采访自己这个“零分考生”。

    然而徐孟南并不是零分,他也无法再凭借这个由头为自己做宣传。

    直到此时,徐孟南才清醒地认知到,自己不过是个名落孙山的考生。

    得知同学们都通过三年苦读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徐孟南郁闷地连同学毕业聚会都没参加,只是继续闷在网吧。

    徐父徐母面对儿子的高考失败也觉得无法接受,整日在家里唉声叹气。

    其实徐孟南学习基础打得牢,脑子也聪明,再好好复读一年,肯定能够考上本科。

    但是他内心仍旧执着于自己想要得到关注的桎梏,决意要将这条已经浪费了他时间和精力的错误道路走到底。

    徐孟南联系了众多媒体,将自己在考场上的举动加以渲染地进行描述,让媒体多多为他进行宣传。

    结果还真有几家媒体觉得徐孟南能火,将他的事迹报道了出来。

    大众在看到这条新闻后,纷纷称呼他为“高考零分生”。

    所有人都不认同他的作为和教育观念,只觉得这孩子思想有问题,做法也极其幼稚,将他视为饭后谈资。

    得不到认同的徐孟南心里更加扭曲,他曾想要轻生,后来干脆入厂打工。

    可是徐孟南自幼被父母娇生惯养,压根就受不了打工的苦。

    不出几个月他就又回到了家里,随即又将自己关在了屋里,开始新一轮的“创作”。

    三年之后,徐孟南的《高考零分声》正式出版,但是依旧是销量惨淡。

    此外他还干了不少疯狂的事情,例如在2011年的高考季,跑到各大高中的门口拉起横幅,借此为自己增加热度和话题。

    然而即便是如此,徐孟南的作为依旧只是媒体的一时流量。

    他穷困失意的人生依旧没有得到改变。

    此时的徐孟南随即又想到了网络的力量,办起了自己的“高考零分声”网站。

    徐孟南不仅在这个网站上实时更新自己的状态,而且将许多“高考零分生”的事迹也发布在网址上,并向这些人进行约稿。

    从网站的内容可以看出,徐孟南仍旧在宣传自己的“三人行”教育观念。

    他还专门写了一篇自己对于高考并不后悔的文章,以表明推行自我思想的决心。

    任谁都能看出来,高考失败实则是徐孟南的一道坎,是他难以跨越的一道鸿沟。

    如果他真的对此不在意,那为何又要费劲儿搞出这些噱头。

    网络上的徐孟南看似是一副“初心不改”的模样,那么现实中的他又在之后做了怎样的选择呢?

    04.重回校园

    “我要重新出发,再战高考。”

    2017年末,媒体发现徐孟南有了新的动态。

    2018年3月,记者在安徽省普通高校分类招生考试的考场外还真见到了徐孟南。

    此时距离他上一次参加高考已经过去了十年的时间。

    这些年里徐孟南也改换了身份,不仅结婚成家,还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爸爸。

    原来尽管他内心始终走不出高考的桎梏,但是现实的困窘还是要让他考虑生存的问题。

    他在一边运营网站的同时一边做电商,在这期间认识了一个女孩,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之后与其步入婚姻的殿堂。

    参加高考的徐孟南

    彼时的徐孟南也以为自己会这样庸碌一生,结果家庭的变节又突然发生。

    婚后他们小夫妻总是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吵架,妻子一气之下便提出离婚,这使得才成立几年的小家瞬间倾塌。

    妻子的离去让徐孟南幡然醒悟,自己执念太深,才会一再做错。

    痛定思痛的徐孟南决意改变人生,而他能想到的唯一途径,就是读书参加高考。

    然而有些机会在错过后,重新再来是要付出许多代价的。

    已经将近三十岁的徐孟南不仅在学习方面不如以往灵光,还因为年龄和学历问题只能报考部分大专院校。

    在参加完2018年的高考后,徐孟南成功被一所专科院校所录取。

    当他重新回到校园的时候,才真正在课本和课堂中收获到了久违的安心,再度获取了学习的兴趣,更难能可贵的是激起了对生活的激情。

    这个沉寂十年的人再次夺回了自己“学霸”的称号,成为了他们专业的第一名。

    不少同学都好奇,为什么他这么会念书,但是却这么大年纪才来上学。

    彼时的徐孟南只是沉默不语,他不知道该怎样回答这个问题。

    他自己声称不悔,然而现实中的他因为自己的执拗损失良多……

    此后徐孟南又参加了专升本考试,成功升入了本科,完成了最初的梦想。

    然而此时的他并没有选择就此停止自己的求学生涯,而是要继续埋头苦读,希望自己能够考上研究生。

    不出意外的话,今年研究生的考场之外就会出现徐孟南的身影。

    徐家父母看着儿子如今的刻苦很是欣慰,同时也充满了唏嘘。

    自家的儿子原本在十几年前就该顺利升学,奔向光明的未来,不必在最为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独守寒屋、穷困潦倒。

    仔细一看,徐孟南着实在本应顺遂的人生道路上着实走了不少弯路。

    就连他本人也在2022年发布的视频中透露了自己的无奈和辛酸。

    这十年弯路其中的艰辛,只有他自己体会得最为清楚。

    徐孟南的重回校园无疑算得上是迷途知返,而其他那些故意考零分的高考学子,现状又是如何呢?

    蒋多多在高考失败后就选择自闭在家,在热度彻底过去之后,也逐渐消失在大众的视野。

    后来因为现实的困窘,她只能选择与家里介绍的对象成家生子。

    原本她曾是老师眼中最为骄傲的学生,如今也因为内心的桎梏葬送了自己的人生,依旧写着根本没有人阅读的小说。

    这些人不能说是没有聪慧的大脑,但是却因为极端的思想和内心的桎梏,最终葬送了自己原本光明的人生。

    徐孟南在高考考场里挥写“大作”的时候,心中或许是激动而畅快的。

    然而那也只不过是一时感受,之后他所体会到的就是无尽苦涩。

    虽然现在来看,徐孟南提出的“三人行”教育理念并不是完全没有丝毫可取之处,但是他却将这个思想写在高考试卷上,这无疑是违反了高考的规则。

    高考是公平的、严肃的,虽然每个人都有鲜明的个性,但是在考场上遵循规矩是所有人的底线。

    这不仅是为其他考生负责,更是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徐孟南因为心中的执拗放弃了规则的遵循,那么也只能由自己来为后果买单。

    每个人改变命运的机会是有限的。

    当机会来临的时候,只有毫不犹豫地抓住机会并为之奋斗,才可能获得成功。

    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徐孟南没有摆正心态,而是一味地走在固执的道路上,与自己的内心做着无意义的较量。

    宝贵的人生年华,就在这扭曲的情绪中被白白荒废。

    虽说高考不是人生中唯一的途径,但是对于徐孟南这样的寒门学子而言,这无疑是最佳、最公平的选择。

    他没有把握住这个机会,使得人生最终留下了遗憾,实在令人感到可惜。

    创造噱头、博取眼球换来的是一时的热闹,真正价值的实现才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