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浙江树人大学都是什么人读的呢
  •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考试 > 浙江高校“人人学AI”,未来什么样的人才受欢迎?

    浙江高校“人人学AI”,未来什么样的人才受欢迎?

    来源:硕云科技教学 阅读:10

    浙江高校“人人学AI”,未来什么样的人才受欢迎?

    “明年,全体本科生将会像学习语文、数学一样学习人工智能。”11月初,浙江大学(以下简称“浙大”)举办了首期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师资培训班。据悉,到明年春季学期,人工智能通识课将正式融入浙大本科通识必修课,实现理工农医人文社科等各类专业“人人皆学”。

    人工智能热正在教育行业蔓延,高校纷纷扑向“AI 教育”先行探索。

    目前,全国已有500余所高校开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多所高校宣布将人工智能加入通识必修课程,北京市属公办本科高校将实现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的全覆盖。浙江也抢占先机,9月,浙大开设全国首批人工智能通识课,推出5个试点班;今年省内4所院校新增了“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AI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高校“人人皆学”,又会对教育和行业带来哪些改变?

    高校“人人学AI,处处用AI”

    “文生图的技术原理是什么?你们想象自己是米开朗基罗,他说‘雕像本来就在石头里,只是把不要的部分去掉’。AI文生图也一样,通过控制提示词,一步步去掉与图画不相符的部分。”在浙大《人工智能基础通识课》的课堂,借由生动的比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许端清向来自人文艺术专业的学生们解释技术原理。

    “现在找工作,学科交叉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作为艺术生,我可能不一定要会写后端代码,但是在做前端设计时,需要理解产品本身的功能逻辑。”浙大艺术与科技专业的大二学生陆艺说,面对“不会AI就被淘汰”的未来,她希望通过这门课了解AI背后的算法和模型训练方式,以更好地适应未来职场。

    对一些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人工智能课,究竟学什么?

    “既不能开成过于浅显的科普课,也不能开成‘30天教你学会编程’技能培训班。”许端清介绍,课程建设团队以实践导向制定了课程目标,“学生们首先要掌握体系化知识,接着学会运用相关工具,在此基础上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去创造价值,同时要具备伦理安全意识。”

    之所以花大力气将人工智能变为一门必修通识课,是考虑到人工智能并非一门单纯的学科,其涉及计算机、数学、心理学、逻辑学等多个交叉领域,相关应用也早已渗透到各行各业。

    放眼世界,众多顶尖高校如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等均开设了人工智能通识课,不仅传授技术核心原理,更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技术的社会、文化和伦理影响。

    尽管不少教师表示,在教材、师资、培养路径等方面仍在摸着石头过河,但将人工智能纳入通识教育体系已成为教育领域共识。

    据浙大教务处处长江全元介绍,浙大明年将建设完成包含人工智能通识课程、AI X交叉课程、人工智能微专业和人工智能双学位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习人工智能,不是为了懂一套术语、应付一门考试,而是在习得一项新技术、掌握一类新工具的同时,形成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浙大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研究员祁玉表示,希望未来的学生能带着人工智能思维去各行各业,提高效率和能力的同时,创造更多职业可能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