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有什么王牌专业?“天坑”不再,资源“顶配”,院士教学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崛起,化学工程日趋重要。包括纳米/光学/半导体材料、环境保护、新能源、医药等高科技领域,都紧紧依赖着化学工程及其人才的支撑。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转型的步伐加快,化工方向的高技能人才数量短缺已成事实。
在此背景下,不少公司为求人才,已然开出了较高的薪资待遇。据看准网10月29日更新的信息,全国化工工程师薪资平均值约12323元每月。同时,各大高校下设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也从“天坑”逆袭就业热门,报考热度直线上升。
其中,作为由老一代化学家蔡镏生院士、唐敖庆院士、关实之教授、陶慰孙教授等人亲手扶植,并在业内享有较高声望的吉林大学,该校下设的化学学院及其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更是成为了不少考生的第一选择。
若问吉大化学为什么如此受欢迎,其实不难解答。该校始建于1952年的化学学院历史悠久,办学初期又得以在不少名家大师的助力下建设发展。因此,在化学学科的实力上,相较于大部分高校而言,吉大确实有着“一骑绝尘”的实力。
根据2023年ESI9月最新公布的数据,吉林大学共有18个学科跻身全球前1%,5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其中,该校化学学科以论文数15031,他引数309841的数据稳居“5大入选全球前千分之一的学科”之首。
要知道,ESI公布的高校学科“论文数”,是呈现学校在某学科领域前沿研究的成果数量;而“他引数”,则是这些学术成果,获其他学者引用借鉴、并成为他人科学研究支撑的频次数量。
故而,吉林大学化学不仅拥有庞大数量的研究论文,学术耕耘较深;还能凭借论文中客观理性、或有创新的学术观点,成为推动国内外化学研究者持续探索的关键动力,足见其化学学科的底蕴之深厚。
而一般来说,学科是培植下设专业的沃土,前沿的学科论文、创新的研究观点等“下沉资源”,都将或多或少的带入到高校本科生的教育当中。这里就以小编吉大的师资为例。
据悉,吉大化学学院现有专职教师326人。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5人、外聘杰出教授8人、国家级特聘教授3位、国家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9位等一流学者。故而,吉大为保障化学人才的培养质量,确实集结了一支实力强大的师资队伍。
而为了有效地利用学校在化学领域的科研优势,目前,吉大化学学院真正做到了让院士参与学生培养。诸如冯守华院士、于吉红院士等我国化学学科的“急先锋”,都将亲自承担该校本科生到研究生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同时,院士多年累积的科研思维与学术见解,都将以“面对面”的形式,成为吉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们宝贵的成长养料。
更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学校自身的科研地盘稳、教学资源足,吉大化学学院目前采用“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方式,并不着急给化学学院的新生们“定性”。同学们将历经扎实的基础学科教育,在本科二年级时,根据自愿选择和院系调控进行专业分流。
届时,包括化学、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等五大专业,都可以成为同学们深潜学海的选择,继而不局限于“化学工程与工艺”这一个专业的发展方向。
在稳定的学科基础、顶尖的师资实力以及自由的培养方式下,吉大化学学院毕业的学生也相继获得了不错的发展前景。据悉,近几年,该学院70%左右的本科生被保送或考取国内外一流大学和研究院所攻读研究生。另有部分学生进入业内高科技公司、国家机关单位、高等院校或科研单位实现就业,表现尤为亮眼。
特别是自学院建成以来,从这里已走出12位中国科学院院士,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80余位杰青等国家级科技领军人才。而这些顶尖学者的存在,更是吉大化学学院高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证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