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哪些专业就业率高
  •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学考试 > 就业率3年未达60%停招,哪些专业被“亮红灯”?

    就业率3年未达60%停招,哪些专业被“亮红灯”?

    来源:硕云科技教学 阅读:9

    就业率3年未达60%停招,哪些专业被“亮红灯”?

      近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控制社会需求不足、就业去向落实率低的学科专业招生规模,连续3年就业去向落实率低于60%的专业暂停招生。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安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局和需求分析报告(2021年)》显示,法学、金融学(国际金融)、信息工程等专业常“亮红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优化高校专业布局,撤销不能适应社会变化需求和就业率过低的专业,是近年高等教育领域的常见现象。教育部公布的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在新增的31种本科专业外,部分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被撤销,涉及804个专业布点。这种做法符合人才培养规律,能引导高校集中教育资源、培养特色和优势专业,安徽省的做法也符合这样的发展趋势。

      随着高校本科招生数量稳步增长,许多符合市场人才需求的专业将应运而生。比如,在新开设专业中,不少名称中包含“智慧”“智能”等元素,这和当下人工智能的广阔发展前景有紧密关系。在一些传统行业中,用工需求收紧,人才培养数量趋于饱和,专业招生规模的缩减、停招也将成为常态。很多专业在被撤销前,教育主管部门会预先发布警告,这样也能提醒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慎重填报志愿。

      2011年,教育部曾下发通知,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地会对毕业生就业率较低且布点较多的部分专业实行退出机制,逐步缩减专业人数。但以就业率决定专业去留,则让人担忧,是否会强化以就业率评价专业好坏的导向?就业率能否准确反映就业市场的供需状况,也存在一定的争议。

      高校专业调整,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常规动作。就业率当然很重要,但也要结合市场需求、就业环境和专业特点等进行综合评估。近年很多人也发现,热门和冷门专业是相对的,短期内的就业率可能无法反映未来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一些应用型的学科,专业招生规模要紧跟就业市场,而一些基础学科,比如生化环材等专业,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就不能完全根据市场变动来调整专业,而是要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就业率的高低,并不能完全反映专业发展前景,也不能以此衡量高校的办学质量。一些专业暂停招生,不纯粹是学生就业出现问题,有些专业更适合在研究生阶段开设,那就没有必要招收本科生。另外,有些被撤销的专业,可能是不符合院校发展定位,并不代表所有高校开设的这一专业都不好。比如,金融或法学专业,在一些特色鲜明的财经类、政法类院校,同样有很高的社会认可度。

      过去一段时间,高校专业设置的随意、重复和混乱,反映了一部分高校盲目和功利的发展理念。根据时代需要、办学实际等对专业进行动态调整,是对这种办学理念的纠偏,但在执行过程中不能说增就增、说停就停。就像如今高校增设专业,需要对申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进行严格论证、评议。同理,在撤销某些专业时,除了参照就业率外,教育部门也可以听取人社部门、行业发展主管部门的建议,让专业对口企业和社会调查机构参与进来,慎重研究和评判专业的去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