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专业不断变化 志愿填报理智选择
“哪个专业发展前景好?”“哪个专业适合我?”……高考出分之后,志愿填报成为热点。
有些考生为了填志愿“全家总动员”,有些考生用起了AI辅助志愿填报,还有些考生购买了志愿填报咨询服务。
高校专业年年在变,有些曾经“热门”的专业已经变“冷门”,有些专业已经被取缔,还有不少新增专业。面对高校专业不断变化的趋势,考生在志愿填报中理智选择十分重要。
热门专业动态调整,人工智能近年关注度高
哪个专业火热,哪个专业遇冷,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专业热度呈现出来的状况不一。金融、工商管理等专业不再火热,近10年来计算机、人工智能等专业热度则持续走高。
夸克高考数据显示,今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排在热门专业的首位,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人工智能、口腔医学、软件工程等专业紧随其后。
“从就业结构来看,过去10年,教育、IT、金融、制造等专业就业比较稳定,计算机相关的工作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去向。”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岳昌君说。
近年来,高校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2018年,人工智能专业被列入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首批建设资格。目前,大多数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还有些高校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
“未来10年人工智能可能还是会很热,但不一定非得把人工智能当作一个专业来学,可以把它当作一种应用,人工智能 某个专业还是挺重要的,北京大学也开了通选课。”岳昌君说。
“学生在作选择的时候要明白,到底做人工智能的前台还是后台;是要介入人工智能系统的开发与研究,还是要更好地使用人工智能系统帮助专业能力提升?”山东省政协委员、高考政策解读专家娄雷指出,“人工智能 ”的时代已经到来,任何专业都与人工智能息息相关,比如,会计等应用型学科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的辅助让业务更加快捷、准确、有效。
现在很多家长是什么专业热就劝孩子报什么。岳昌君认为,热门专业将来的就业机会可能比较多,平均收入也可能比较高,但热门专业是动态调整的。
比如改革开放初期城乡差距大,人们想进城,进工厂,那时有个口号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很多人选数理化专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吸引外资,经济迅速发展,财经类专业火起来了;2010年以来,互联网公司飞速成长,人工智能大发展,计算机专业火起来了。
“大多数家长看到的都是比较短期的发展,如果他了解热门专业很快就会过去的话,或许会有一个长期的观点。”岳昌君说。
志愿选择不能跟风,专业兴趣非常重要
不能盲目填报热门专业,志愿选择不能跟风。怎样才能选到“好”专业?在很多专家看来,了解专业、了解自己都很重要。
岳昌君发现,高考填报志愿时,很多学生对高校的学院、专业并不了解。在过去20多年里,学非所用的比例一直在1/3以上。
“北京大学有近60个学院,专业就更多了,它们跟中学的学科并没有完全对应,学生想象中的专业和实际进入大学所学的专业可能并不一致,结果进了大学以后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找工作时就要跨专业去找了。从经济学角度来讲,这种方式效率并不高。” 岳昌君说。
新高考改革之后,中学更加重视学生的生涯规划。在填报志愿之前,甚至在高中阶段,学生可以提前了解高校的专业设置,这样在填志愿的几天时间里不会过于迷茫。
但娄雷发现,如果提醒高一、高二的学生适当研究一下升学政策,关注一下高校以及专业的主干课程,家长会认为这是在释放焦虑。
面对学生咨询报考专业时,浙江省宁波中学原校长、物理特级教师李永培首先会问学生,对想报的专业有没有浓厚兴趣?
“对专业没有兴趣不能坚持到底,有了兴趣,兴趣慢慢变成志趣,这样就能持之以恒。”李永培说。
比如,有的学生想报计算机、人工智能专业,就要看自己对编程、算法等是否感兴趣。计算机科学更新很快,有了兴趣才能一直跟着走,不然就会被淘汰。
“专业兴趣非常重要。”岳昌君表示,“根据我们调查结果,如果选择感兴趣的专业,不仅学业表现好,毕业的时候继续升学的机会也会更多,找到工作的可能性更大,工作的收入和满意度也更高。”
但岳昌君提醒,感兴趣的专业并不一定是自己擅长的,在选专业时应该考虑自己的特长。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选择自己有优势的方向,如果选了自己没有优势的方向,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就会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
如何找到自己的优势方向?现在流行一些职业能力测试。岳昌君认为,有些量表也可以参考,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自己。
综合多方面因素,作出个性化选择
事实上,志愿的选择往往会考虑多个因素,也会受到多方面建议的影响,但最后还是需要考生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岳昌君在多年的就业研究中发现,一个高质量的就业是4个方面相结合,即兴趣、专业、职业和市场需求。如果这4个方面结合在一起,这个毕业生在工作中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在志愿选择中也可以考虑这4个方面。但在现实中,很多家长不会为孩子考虑这么多,他们往往考虑的是从这个专业毕业后会不会有高收入。
“不热门的专业也有一些市场需求,有些专业不一定有市场需求,但是有国家需求,填报这些专业也能获得很好的发展。”岳昌君说。
比如,考古是比较冷门的专业,但有的学生出于兴趣选择了考古,后来也发展得很好。
在储朝晖看来,需求跟社会发展直接相关,但社会需求并不能完全在专业冷热上体现出来。“如果热门专业跟自己的优势方向一致,可以选择。如果不一致,没有必要刻意追逐。”
相关文章:
- [最新资讯]兼顾多é‡�é€"辑调整优åŒ
- [技能培训]转专业更灵活,学生成长选择更自主
- [技能培训]最高100%!中国高校A 专业精度Top20!
- [自学考试]2024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发布!新疆7所高校40个学科上榜
- [技能培训]GDI大学专业评估榜(2024)
- [自学考试]五项全A !88个最强大学专业来了!
- [最新资讯]资本圈校友Top50院校!一文看懂如何选城市、学校及专业
- [研究生考试]新疆军区某团发挥大学生士兵专长 多名列兵任专业教练员
- [自学考试]报志愿选专业还是选学校?智联招聘发布《2024年大学生就业前景研判及高考志愿填报攻略》
- [最新资讯]“2024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公布 北大、清华位列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