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白雪什么意思呀 阳春白雪的释义与由来
来源:硕云科技教学
阅读:2
“阳春白雪”一词出自先秦时期的《楚辞·九章》,原意是指高洁、美好的乐曲或文学作品,常用来形容那些深奥难懂、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作品。其典故源远流长,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文学和音乐创作的高要求与追求。
“阳春”指的是春天温暖明媚的日子;而“白雪”则是指高雅纯洁的雪景。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就象征着高洁、美好的事物或作品。
一、“阳春白雪”的典故
时期 | 人物 | 出处与典故内容 |
---|---|---|
先秦时期 | 屈原 | 《楚辞·九章》:“阳春之曲,白雪之词。”此句意为“春天的音乐,纯洁的文字”。屈原以此形容自己所创作的作品具有高雅、清新的特点。 |
东晋时期 | 陶渊明 | 《和刘柴桑》:“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此诗描绘了春天自然景色之美好,与“阳春白雪”的意境相契合。 |
元代 | 关汉卿 | 《窦娥冤》:“他年少时学书,便好读<离骚><九章>,常叹阳春白雪。”此剧讲述了主人公窦娥在青年时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表达了“阳春白雪”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蕴。 |
二、“阳春白雪”的引申意义
随着时代的变迁,“阳春白雪”一词逐渐被赋予了更广泛的意义。它不仅用于形容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还用来表示那些高雅、纯净的事物或思想。
- 在文学领域中:“阳春白雪”常指那些文笔优美、主题深刻且富有哲理的佳作,如唐诗宋词中的经典名篇;
- 在艺术方面:“阳春白雪”则用来形容那些技巧高超、内涵丰富的音乐或绘画作品;
- 在生活中,“阳春白雪”亦可以用来描述那些具有高尚情操、美好品德的人或事。
此外,随着时代的进步,“阳春白雪”的适用范围逐渐扩大。它不仅用于形容高雅的艺术作品和文学佳作,还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如道德品质的高尚、人格魅力的独特等。
三、“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对比
1. 概念对比:
- 阳春白雪:指高雅且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
- 下里巴人:则特指通俗易懂、广为流传的民间文艺或流行音乐。
2. 文化差异:
- 阳春白雪更注重表现文人墨客的思想情感,追求意境深远;而下里巴人往往贴近现实生活,表达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 阳春白雪一般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品位,能够引发读者深思;相比之下,下里巴人更易于被大众接受。
综上所述,“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区别不仅在于表现形式上的差异,还体现了不同群体对于文化艺术的不同追求。前者代表了高雅的艺术境界,而后者则强调生活化的艺术表达。
相关文章: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