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办国际部和民办国际学校怎么选?前者教育风格类似普通高中,更加应试化
选择国际教育,一定要选一所好的国际学校。家长们在选择国际学校时,该考虑哪些因素呢?那些广为流传的排名榜,可信吗?本期国际教育面面观邀请了资深国际教育专家李锰、致极学院创办人肖知兴一起探讨。
国际教育面面观:国际学校具体分为哪几类?
李锰:当前家长口中的国际学校通常包括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公立学校的国际部和国际化特色的民办学校。这三类学校的主要区别在于招生对象的不同。例如,第一类外籍子女学校,如北京地区的顺义国际学校和德威国际学校,主要招收在中国工作和生活的外国家庭的子女。这些学校通常要求学生和至少一位家长持有外国护照,而港澳台同胞也可以入读这类学校。
第二类是公立学校的国际部,这类学校在许多城市已经不再存在,主要是各个城市的政策有所不同。在北京地区,这类学校仍然比较多,目前有25所,通常设立在师范高中。这类学校的特点是招生对象是中考生,低龄学生没有入学选项,只有完成中考并通过调档的学生才能申请入学。
第三类是国际化特色的民办学校。这类学校属于民办学校的一个子类别,多数为K12学校,即从幼儿园至高中都提供教育服务。因此,这三类学校在招生对象上存在显著差异。
肖知兴: 李老师说得很清楚了。我补充一点,不同城市在国际学校类型上可能有些侧重点。例如,北京的公办学校国际部相对较为主流。是因为美国藤校或者一些排名比较高的海外大学形成了一种招生传统——这些学校通常会从像四中、八中、101中学等主流的公办学校国际部招生,这种现象被称为“feed school”(培养学校),因此逐渐形成了一种路径依赖。
而在上海,民办双语学校的影响力可能更大一些。深圳和广州的情况也是如此,这些城市的民办学校规模较大。例如深圳的深国交和贝赛思等学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