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2024文科专业目录
  •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历教育 > [中国社会科学报]高校学科调整的新期待

    [中国社会科学报]高校学科调整的新期待

    来源:硕云科技教学 阅读:3

    [中国社会科学报]高校学科调整的新期待

    连日来,多所高校公布了裁撤或增设专业的通知。例如,四川大学拟在2024年撤销31个专业,东北林业大学和宁波大学等多所高校也公示了2024年度拟撤销的本科专业。兰州大学教务处发布了《关于拟预备案和拟撤销本科专业的公示》。这些举措引发学界关注。

    热门专业变化显著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热门专业的格局也在不断演变。根据四川大学的通知,其拟撤销的专业涵盖理工科、文科、艺术类等多个领域。同时,其他高校也陆续发出通知。东北林业大学拟撤销汉语国际教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天津工业大学拟撤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多个专业,宁波大学拟撤销城乡规划、人文教育、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兰州大学拟撤销药物制剂、中药学、教育学专业。

    这一现象反映了高等教育体系正在经历深刻的结构调整。2023年4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中提到,到2025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将更加协调,特色更加鲜明,优化调整机制也将更加完善。该改革旨在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的学科专业,新增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同时,理科和基础医学的本科专业比例将进一步提高,以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的质量,建设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

    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韩震表示,撤销的专业多是与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不符或学科知识较窄的专业,其中不乏曾经的热门专业。他认为,过去一度非常热门的专业,如管理类、外语类,因各类高校的盲目跟风设置,学科点过多,逐渐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培养的人才超过了市场需求。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周光礼表示,学科专业的热度和就业情况是动态变化的。办学不应以即时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也不应因短期变化而轻率决定撤销某些专业。高校应根据时代发展对学科进行更新与调整,并在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王树涛认为,高校撤销部分专业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传统行业岗位减少,新兴行业岗位增加,促使高校调整专业设置,撤销就业前景不佳的专业。二是为了整合与优化教育资源,通过撤销部分专业,高校可以集中资源发展更具潜力的专业,从而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新增专业紧跟时代潮流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增24种本科专业,主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随着对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在人才培养上,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多技术跨界融合的需求愈发迫切。本次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调整,进一步强化了学科交叉融合,新增了交叉工程、健康科学与技术、软物质科学与工程等专业。

    多方数据显示,工科类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等持续位列热门专业。这些专业的热度上升与当前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密切相关。周光礼介绍,目前,我国的产业发展对计算机及其他理工科专业人才需求旺盛,使这些专业的就业率持续攀升。但从长远来看,经济发达国家的产业以高端服务业为主,50%以上的产业属于高端服务业。这类产业对人文社科专业及其人才有大量需求,因此不能仅凭当前需求来判断某一专业的生命力或价值。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基于人工智能的跨学科、交叉学科专业受到广泛关注。在韩震看来,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特别是人工智能领域的进展,使知识形态发生了新的变化,呈现出多学科交叠的特点。未来的学科专业将是交叉知识、融通知识的体现,这正是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新兴学科发展的动力所在。

    东南大学教务处处长殷国栋表示,近年来,东南大学聚焦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建设了教育部新增的“交叉工程类”首个专业“未来机器人”等13个“四新”专业,推出了“英语 信息工程”等9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以及“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工程大数据与高性能计算”“柔性集成器件与系统”等15个微专业项目,形成了交叉学科专业群。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高校的新增专业只是将原有的冷门专业简单改名为“专业 ”的形式,冠以跨学科之名,但在教学方案和师资队伍建设上并未进行根本性变革。对此,周光礼建议,跨学科专业应首先明确培养目标,即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应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才能更好地对接社会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后,高校需进一步细化目标,并通过模块化课程来支撑这一目标。只有通过系统性调整课程内容,才能真正建设出名副其实的跨学科专业。

    学科内涵建设是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

    学科专业的发展路径可以被形象地描述为“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深刻的调整和精细的升级”。周光礼认为,学科专业的调整升级是推动传统学科现代化发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改造升级的重要途径,同时通过增设新专业实现学科体系的优化调整。基本原则是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

    韩震表示,近来高校裁撤或新增专业的趋势,体现了改革方案的落实效果。学科专业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其结构和质量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效果和高等教育服务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优化学科专业建设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服务国家战略的关键所在。

    面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社会的人才需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存在结构性矛盾。王树涛提出,在优化专业布局的同时,学科专业建设更需强化“内功”,从课程设置、专业实践、培养体系、国际化提升等方面入手,主动适应国家、社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培养综合素质高、社会适应力强的专业人才,全面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此外,高校应立足自身办学特色,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世界科学前沿、关键技术领域以及国家治理的新领域新方向,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的标杆学科,构建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掌握学科专业调整的主动权。

    从体制机制的角度来看,殷国栋认为,面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应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建立交叉学科与交叉专业的建设引导机制,完善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加强交叉学科、双学士学位、辅修专业、微专业的整合与建设,构建“强势工科、优势理科、精品文科、特色医科、强化新兴学科、加强交叉学科”的学科布局。只有通过完善学科管理与评价机制,优化与绩效和资源相匹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才能营造更加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学科发展环境。

    (原文刊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10月16日第02版。)

    原文链接:[中国社会科学报]高校学科调整的新期待

    Top